百家姓(34):席季麻強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6月13日】

席(ㄒㄧ?)。(xí)

【歷史來源】

1、席師的後代。根據《萬姓宗譜》的記載,堯為部落首領的時候,遇到一個自稱為席氏的老翁,擊壤(古代一種投擲的遊戲)而歌。堯聽了以後很佩服,於是拜他為師。席師就是席氏的始祖。

2、籍姓改過來。春秋的時候,晉國有大夫籍談,因為他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所以便以籍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第十三代後人,是秦末項羽手下的大將,叫做籍鑲,項羽名籍,籍鑲為了避項羽的諱,於是將籍改為席,他的後人也跟著改成了席姓。後來項羽戰敗自殺,籍氏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復了族姓,有一部分卻沿襲了席姓,形成了席姓的一支。

【郡望】

安定郡:西漢的時候設置此郡。相當於今天的甘肅省平涼地區以及寧夏西部地區。

【堂號】

嘉會堂 宋朝時候的尚書司封郎席汝言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彥博、傅弼、司馬旦、司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別形成了耆英會、令甲會、真率會。朋友很多。

【歷史人物】席豫

席豫,字建侯,唐代襄陽人。進士出身,清直無欲,不被權貴所動。唐玄宗曾登朝元閣賦詩,大臣們都來附和,群臣所作的詩中,他認為席豫的詩最佳,稱詩人冠冕。天寶年間(西元742→755),官至禮部尚書。

季(ㄐㄧ?)。(jì)

【歷史來源】

1、系出羋姓,為顓頊後裔。根據《元和姓纂》所載,季姓為陸終之子季連之後。

2、出自於姬姓,為春秋時魯桓公之子季友的後裔。根據《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季友曾於魯僖公時為相,有大功於魯,其孫行父以王父字為氏,後有季孫氏,亦有季姓。

3、出自於他族改姓。唐時西趙渠帥有季姓;今滿、土家、東鄉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1、渤海郡:漢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縣),後移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

2、魯國:即魯郡,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

3、壽春縣: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

【堂號】

「三朝」、「靜思」、「純孝」等。

【歷史人物】

季孫行父

季孫行父,春秋時代魯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故又稱季文子。

季文子遇事都要考慮多次才去做。孔子聽到這件事情後,說:「一件事情考慮兩次就夠了。」

季文子是魯國大夫,他為官清廉,生活儉樸。據傳他家中無人穿絲綢做的衣服,只穿布做的衣服;日常生活所需用品只重其實用性,並不講究是否精緻名貴。因此,眾人都稱讚他是一個廉直忠實的人。不過,季文子處事非常小心謹慎,往往一件事情要經過一再的考慮才能下決定。但孔子認為做事考慮太多,過於謹慎,反而會產生弊端。「三思而行」這句成語,就是從孔子說的這段話演變而來的,比喻做事小心謹慎,反覆思考後再行動。

麻(ㄇㄚ?)。(má)

【歷史來源】

1、春秋時齊國有位大夫叫麻嬰,根據《風俗通》記載,麻嬰是楚大夫之後。他的後代子孫便以他名字中的麻字命姓。

2、以祖先食邑為姓。周代時,楚國有熊姓大夫食采於麻(進湖北省麻城),其後代子孫以封邑命姓,改麻姓。根據《風俗通》記載,麻嬰就是楚大夫之後。

3、回族中的麻姓,多取自經名首音。如麻速忽、麻合馬之後裔姓麻。(參見《回教民族說》)在明代,回回「麻氏多將才」,故有「東李(鐵嶺朝鮮族)西麻」之譽。在山西大同任參將的麻祿家族中就有麻錦(宣府總兵官)、麻貴(寧夏總兵)、麻承恩(大同總兵官)、麻承詔(寧夏參將)及「第承訓、承宣、承宗皆官總兵。」

【郡望】

上谷郡:西曆前222年秦滅趙後置郡。在今河北省西北部懷來縣一帶。

【堂號】

1、金紫堂:宋朝時有麻希孟,年90歲。當時太宗召見天下年老的人,所以麻希孟就到了金殿之上。他向皇帝提出了許多建議,多被採納。後來太宗賜給他金(當官的印)紫(印上的帶子),任他作工部侍郎,他辭退不作。

2、主要堂號還有榆蔭堂。

【歷史人物】

麻姑

東漢桓帝時,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遠降臨在江蘇吳縣一個名叫蔡經的人家裡。蔡經的家人早就預備好豐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臨。

當神仙駕到的時候,人們聽到了天上金鼓簫管人馬的聲音。隨後,王遠到來了,只見此人中等身材,頭戴遠遊冠,身著朱衣,佩帶五彩的紳帶,背上掛著寶劍,乘坐在羽車上,由五彩飛龍拖著座車奔騰而來。

王遠接見了蔡經一家人後,就派遣使者,請仙女麻姑赴宴。使者把這消息立刻傳達上去了。不多久,天上又響起了人馬簫鼓的聲音,麻姑下凡了。只見麻姑是個十七、八歲俏美的姑娘;頭頂結了一個髻,剩餘的長髮烏溜溜的垂到了腰際,穿著光彩奪目。

仙女和王遠寒暄完畢後,各人拿出了攜帶的食物,大多數是水果、干肉之類。 麻姑說:「自從上次和你見面以後,我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萊,那地方的水,比昔日召開群仙大會時少了一半,難道又要變作山陵陸地嗎?」王遠也感嘆道:"古代的聖人也曾說過海中會飛揚塵埃這樣的話。"

麻姑也一一地會過蔡家的女眷,忽然間叫住了蔡經的弟媳。她幾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來,然後,把這些米灑在地面,結果,這些米竟變成了一粒粒珍珠。王遠看到這情形,也把他從天庭帶來的一升美酒,加了一鬥水稀釋之後,邀請蔡家同飲。

蔡經看到麻姑鳥爪一樣的手指頭,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用那爪來抓背搔癢,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遠洞察了他的心思,大聲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膽!」說完後,就把蔡經捆綁起來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經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卻沒有看到施刑的人。王遠說:「平常人是無福消受我的鞭笞的。」

宴賞完畢後,王遠和麻姑升上了天庭。這時候,天上傳出了和他們下凡時同樣的仙樂。

這是《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232,引葛鴻《神仙傳》中「王遠」一文裡,記載的有關麻姑的傳說。古代對於麻姑傳說的記載並不多,以上是其中一則。還有就是《列仙全傳》:麻姑是北趙十六國有名的殘暴將領「麻秋」的女兒。由於麻秋生性暴虐,在役使百姓築城時,晝夜不讓休息,只有在雞叫時才使其稍作休息。麻姑同情百姓,自學口技,常常學雞叫,這樣別的雞也就跟著叫,民工就可以早早休息,後來被他的父親發現,父親想打麻姑,麻姑因為害怕便逃到仙姑洞修道,後來從橋上升天成仙。

在中國的民間年畫中,《麻姑獻壽》永遠是經久不衰的主題。


強(ㄑㄧㄤ?)。(qiáng)

【歷史來源】

1、出自姜姓,是上古炎帝的後代。春秋時,齊國公族中有位叫公孫強,他的後人就是以祖上的名字為姓,稱強姓。鄭國大夫強鋤即公孫強裔孫,其後自此皆姓強。

2、源自於黃帝軒轅氏。黃帝的玄孫叫禺疆,他的後代以疆為姓,由於古代的疆與強相通,所以後來改為強姓。

3、是少數民族的一支。如十六國時,前秦苻堅的後代姓強。三國時蜀國有強端,其子孫奔居略陽(今甘肅省秦安縣),亦姓強。又金代女真人之都烈氏亦先後改姓強。

【郡望】

1、天水郡:西漢時置郡。相當於現在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2、丹陽郡:秦代時叫鄣郡,漢武帝時更名叫丹陽郡。相當於現在安徽省宣城地區。

【堂號】

浚渠堂:唐朝時雍州有司戶參軍強循,當時雍州缺水,有很多人和牲畜渴死,他便發動群眾開渠引水,給雍州解決了飲水的問題,升任大理少卿右庶子。

【歷史人物】

強循

強循,字季先,唐代鳳州人,官至雍州司戶參軍。華原一地本無泉、無地下水,人畜經常渴死。強循教以引鄰近州縣渠水浸田、灌溉,共引來三渠,於是華原這一地方均蒙其利,因號強公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