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劉文公與萇弘欲城周

沉思 整理


【正見網2009年06月06日】

周敬王十年,劉文公和萇弘想大規模擴建成周(地名)作為周的都城,為此,特地通告晉國,以求援助。晉國當時正是魏獻子主持國政,他很欣賞萇弘,就答應了他,並打算會合諸侯,一起把成周建成都城。

衛國大夫彪,菡?玫街芡跏野焓攏??秸餳?攏?闕思?ツ鹿?擔骸敗珊牒土蹺墓?蟾嘔岵壞煤盟臘桑恐蓯?杏姓庋?母璐剩骸?熘??В?豢苫狄病F淥?擔?嗖豢芍б病!?簿褪撬擔?咸煲?С值模??不倩擋渙耍簧咸煲?倜鸕模??駁值膊蛔 5蹦晡渫躉靼芤篋??妥髁蘇饈資??美醋魑??覽瘛??瑁???∶?小?А??閹?舾?筧耍?暈?澇噸?杓??p>聽著這歌曲,天天都戒慎恐懼著,大概武王作此詩歌就是要教導人民警戒自重吧!既然如此,則此『支』詩中所說的,一定是完全領會了上天的意圖了。要不然,絕不足以遺教於後人。如今,萇弘、劉文公要支撐上天所要毀滅的,不也太困難了嗎?水火要毀滅的,尚且不可救援,何況是天要毀滅的呢?民諺說過:『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意思是說,從善而興,難如登山;從惡而亡,快如滑坡。

當年孔甲亂禹王之成法,四世而夏亡;商契勤身修德以治國,經過十四世的努力才得以興起。帝甲又亂商之綱紀,只過了七世,商就亡了;后稷勤身修德以治周,經過十五世的努力才告成功。

天道一向是支持可行的而排斥不可行的。萇弘卻背道而馳,還以此來矇騙迷惑劉文公,使他不察而助紂為虐!因此,犯了三條必然導致災禍的錯誤:違抗天意,此其一;背道而行,此其二;欺瞞他人,此其三。周要是不亡,萇弘一定被周王所殺。即便是魏獻子,也要遭殃。

如果上天保佑,只是他自己倒楣而不禍及子孫,那就算是福氣了。至於劉文公,子孫肯定遭禍。他們這幾位先生,拋棄常法,不走正道,想幹啥就幹啥,更甚者,居然想用投機取巧的辦法,躲過天譴,靠驅役百姓擴建都城來為自己沽名釣譽,災禍大得很哪!」

這年,魏獻子會合各諸侯國的大夫,先在狄泉集合,然後又到大陸(晉國之澤)去放火燒荒打獵,結果自己被火燒死了。到范氏、中行氏在晉國叛亂時,因萇弘參與其事,遭到晉國征討,晉大夫叔向施反間計,周敬王信了讒言就在公元前492年把他殺了。到周定王時,劉氏家族也終於敗亡。

本項記載,說明了天象變化與人事更迭的密切關係,禍福俱由天定,天不可違,民不可欺,天象變化主導一切,人得配合天意行事。「天人合一」是神傳的宇宙觀。逆天而行之人,沒有好下場的!歷史殷鑑不遠,邪共戰天鬥地的歪論能得逞嗎?

(取材自《國語.周語下》)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