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塤

大法弟子 韻迷


【正見網2014年04月22日】

塤的歷史至少有七千年歷史,是有記載的樂器中最早的吹奏樂器。最早的塤只有吹孔沒有音孔,經過漫長的歲月塤發展到兩個音孔、三個、五個,最後發展到六個、八個、九個至今。在清代塤出現斷代,到近代又開始盛行。塤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牛頭塤、筆筒塤 等多種類型。塤的製作較簡單,取純淨、不帶砂石雜質的粘土,將粘土加清水,反覆絞拌揉揣,和成軟硬適中的泥塊,經捏坯、整形、開孔、磨光和煅燒而成。

塤的盛行應該是在春秋時期,當時的審美觀是以和為美,“塤唱而篪和”,是儒家“和為貴”的哲學思想在音樂上的集中反映。和是指內容舒緩平和,有助於教化,體現了當時的音樂審美觀點,是聲音諧和。塤在這方面的音樂功能是顯著的。古人說:“塤具治後之德,聖人貴淹;於是,錯凡銀、借福勃”。塤是一種中音吹奏樂器,因為它的音色古樸醇厚,同古人說話時慣用的高頻調相比,顯得格外柔潤。所以塤特別受到古人的推崇。

每一種樂器都有它自己特有的因素和自己特有的藝術表現力。塤的特點是音質古樸、渾厚、低沉、滄桑、神秘、哀婉,所以塤特別擅長抒發哀怨之情和製造肅穆、曠古、悽厲的特殊效果,一直以來被視為一種特色樂器。也許是因為塤本身是由泥土製成,所以聽起來使人有一種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超脫感。

註:

1.關於塤的製作,在 《爾雅》中註:“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2.唐代的鄭希稷曾有一篇《塤賦》:“至哉!塤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聖人貴焉。於是挫煩淫,戒浮薄。徵甄人之事,業暴公之作。在鈞成性,其由橐籥。隨時自得於規矩,任素靡勞於丹雘。乃知瓦合,成亦天縱。既敷有以通無,遂因無以有用。廣纔連寸,長匪盈把。虛中而厚外,圓上而銳下。器是自周,聲無旁假。為形也則小,取類也則大。感和平之氣,積滿於中。見理化之音,激揚於外。邇而不逼,遠而不背。觀其正五聲,調六律,剛柔必中,清濁靡失。將金石以同功,豈笙竽而取匹?及夫和樂既翕,燕婉相親。命矇瞍鳩樂人,應仲氏之篪,自諧琴瑟;親伊耆之鼓,無相奪倫。嗟乎!濮上更奏,桑間迭起,大希之聲,見遺裏耳。則知行於時、入於俗,曾不知折楊之曲。物不貴,人不知,豈大雅守道之無為?夫高則不偶,絕則不和。是以桓子怠朝而文侯恐臥,豈虛然也!為政者建宗,立樂者存旨,化人成俗,何莫由此。知音必有孚以盈之,是以不徒忘味而已。”對塤做了最詳細準確的評價。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