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 (三言兩語)

奧地利大法弟子


【正見網2002年04月02日】

德語中的名詞有不同的屬性:陽性、中性和陰性。而許多詞的詞義看起來卻和屬性不相符。以前學德語的時候很是奇怪這些詞的屬性是怎麼來的。近來通過學法突然悟到,許多詞的屬性並不是指這個詞在這個空間所表示的事物的屬性,而是與其所表示的事物在另外空間的真相有關。就比如太陽在這個空間很是熾熱,而在德語中「太陽」(Sonne)卻是陰性的。「很多特異功能看太陽,看來看去不熱了,再看是黑的,再看是清涼的世界。它在這個物質空間反映是這樣的,在另外一個物質空間反映是另一樣的。」(《轉法輪(卷二)》「人類的墮落與覺者的出現」) 又如「水」,人們往往認為是陰性的,在德語裡卻是中性的(Wasser),因為人所認識的物質,不論是陽性的還是陰性的,都是水所造就的。「就是這個空間的一切,人們認為的有機物質其實都來源於這個空間的水,就是水形成了一切,造就了一切。那麼所認識的無機物質,實質上我告訴大家,那是更高一層水造就出來的。」(《法輪佛法(在瑞士法會上講法)》)

中文字的結構從陰陽和五行上都很有說頭,是與其所表現事物的真實體現有直接關係的。其實古德語亦是如此,他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事物在另外空間的真相。只是在歷史的發展當中,隨著人的不斷變異,使人越來越難以感受到事物在另外空間的體現,對於原先的德語也就越來越難以掌握,於是產生了德語的變遷和改革;而變異的語言也使得人離道越來越遠。

其實世界上的許多語言都是如此。

每個國家的語言都包含著這個國家所對應的天體所具有的因素。一個國家的人學自己本國的語言很容易,是因為他的生命中具有和其語言所包含的相同因素。人學外語很難,因為他的生命中不具有那樣的因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