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8月07日】
我們在修煉過程中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看到同修有不符合法的地方,我們會善意的給同修指出來。可是往往我們的善意卻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引起同修的反感。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好好找找自己的善意的純度了。前幾天我身邊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寫出來和同修分享。
小叔子的女兒,也就是我女兒的堂姐,花錢大手大腳,總愛買一些沒用的奢侈品。小叔子兩口子發現後就節制了女兒的零花錢。可是孩子花習慣了,突然一下錢少了就受不了了,於是她就跟別人要錢,其中包括我的女兒。我有一天查看女兒微信的轉帳記錄,發現女兒已經轉給了她近二百元。我於是找到了女兒,跟她做工作:不要給你堂姐錢了,她盡拿錢亂花,你給她錢不是助長她亂花錢的習慣嗎?這不是在做好事。我們修真善忍,不得做好事嗎?可是女兒卻不耐煩的說:「我知道了。」可是幾天後我發現女兒又承諾給她堂姐轉錢。我心裡有點生氣,心想勸了半天一點作用沒起。我又找到女兒,質問她為甚麼又承諾給堂姐轉錢?這次女兒卻說:「我是說我以後掙了錢用自己的錢給她,你管不著。」
我心裡一驚,我規勸女兒的道理都在理呀!怎么女兒態度越來越差?!師尊的法打進來了:「我過去講過,帶有自己目地的人對別人講話想改變別人,或者是想要說服別人,你講出的話再有理,別人也很難完全接受,也打動不了人的心。為甚麼呢?其實我告訴大家,是因為你講出的話帶有你所有的思維。你在常人中各種七情六慾,甚至於你執著的東西很多,你講出的這一句話中都帶有複雜的思想,就使你的話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很分散。再加上要對別人說什麼的時候,往往站在自己的觀點上,它不一定符合宇宙的法,所以從這一點上講又沒有真理的力量。那麼在對別人說什麼的時候又加進了保護自己的東西,自己別受到傷害,也就是說你說話的目地又不純了,那麼這樣一來使說出的話就非常的飄。可是你要真正能夠達到思想清靜的時候,或者你執著心越來越少,思想雜念越少的時候,你發現你講的話就有力量了。」(《瑞士法會講法》)
我靜下心來向內找:我有哪些執著心。裡面有對利益的執著,還有對侄女的怨,還有心疼女兒吃虧。我馬上發正念清理找到的私心。然後我又找到了女兒,我話一出口自己就流淚了,還是同樣的道理,女兒也淚流滿面。女兒說:「媽媽,你放心,我這次一定改,不會給她錢了。一個是為堂姐好,一個是不讓媽媽生氣。」
我們再給同修指出問題的時候,應該先找找自己的私心和執著。純淨一下自己的心,才會真正的起到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