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竭乾涸的江河湖庫(2)

鄭義


【正見網2002年08月11日】

基本國情與數字

中國共有水庫8.5萬座。其中大型水庫360餘座(庫容為1億立方米以上),中型水庫2500餘座(0.1-1億立方米),小型水庫8.5萬座(0.1億立方米以下)。水庫總數占世界水庫總數的1/2。

病險水庫占全國水庫總數的30%-40%,30%以上時間處於乾涸狀態,50%以上時間處於停止工作狀態。

1997年廣東當局報告,全省有逾3000處水庫存在嚴重隱患,難以安全度汛。僅京九鐵路廣東段,就受到170座險庫的威脅。

中國水庫普遍嚴重淤積,據統計,從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後期的30多年裡,全國修建的水庫塘壩累計容量為6000多億立方米,因淤積減少了1/3,損失淡水容量2000億立方米。

中國湖泊眾多,面積在1平方公裡以上的有2800個,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的湖泊有13個,湖泊總面積8萬平方公裡。根據官方資料,近三十年來,由於圍湖造田和泥沙淤積,中國湖泊大量減少,面積在1平方公裡以上的湖泊就減少了543個。全國被圍墾的湖泊至少有2000萬畝(1.33萬平方公裡)以上,損失淡水調節容量350億立方米。實際上這是照抄15年前的舊數字,目前情況不明。根據一些個案分析,估計近半世紀以來,圍墾加淤積,損失湖泊淡水儲量超過50%,可能在1000億立方米以上。

長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積從五十年代初的2.2萬平方公裡劇減到八十年代的1.2萬平方公裡,減少了45.5%。號稱「千湖之省」的湖北省,五十年代初期有1066個湖泊,現已減少為325個,水面縮小了3/4以上,情況還在繼續惡化。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中共建政之後快速萎縮,現已從第一大湖退居第二。從1949年至1983年的34年間,面積減少了近40%(從4350平方公裡減少到2691平方公裡),湖容也減少了40%(從293億立方米減到178億立平米)。此一期間,洞庭湖年均縮小48.8平方公裡,為建政之前100多年的萎縮速度的3.6倍(1825-1949年間,年均縮小13.3平方公裡)。目前的湖容量僅剩120億立方米左右,並以年均3.5億立方米的速度繼續減少。其主要原因是淤積和圍墾,長江及湖南湘、沅、資、灃「四水」每年入湖泥砂量共1.29億立方米,年均淤高湖盆3.7厘米,最大局部淤高達12米,圍墾的情況更為嚴重。現在,「風帆滿目」的所謂「八百裡洞庭」已不復存在,退化為幾個支離破碎的小湖泊,枯水季節,湖面只有600多平方公裡,已是「冬陸夏水」,慘不忍睹。專家預測,照此速度發展下去,50年左右,洞庭湖將從版圖上消失。

中國目前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20年來圍湖造田墾掉一半。每年淤積泥沙2000萬噸,湖底淤高3厘米。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淤積也很嚴重。中共建政之前,太湖東邊有出囗河道84條,現已剩下10來條,僅吳淞江下游泄水受阻就使泥沙淤積速度增加了4-6倍。太湖平均水深不足1.9米,如果淤積速度超過年均2厘米,不出100年,太湖將變為一片沼澤。

以上是長江流域的湖泊,西北的情況又怎樣呢?

讓我們挨個數去:

青海湖:中國最大的鹹水湖,1956-1986的30年間水位下降3.2米。

博斯騰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是國家重要的蘆葦產地。在過去20年間水位下降了2米,野生蘆葦濕地減少了將近一半,蘆葦產量也下降了一半,湖面萎縮嚴重,現已變成微鹹水湖。

羅布泊:已於1972年消失。

居延海: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曾是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內陸河之一。其下游被稱為弱水,穿過巴丹吉林沙漠,維繫著一條數百公裡之長的供人們生息與通行的綠色走廊,最後流入居延海,養育了沙漠圍困中的居延古城。由於生態持續惡化,居延古城早已衰亡。現在,居延海已消失,僅剩下白花花的魚骨與鹽咸;弱水已乾涸,兩岸綠洲不可逆轉地向荒漠演化。

瑪納斯湖:與黑河一樣,注入瑪納斯湖的瑪納斯河也曾滋養了一片富庶的土地。自五、六十年代以來,隨著石河子大規模的開墾建設,河流下游斷流,瑪納斯湖只剩下一個巨大的干湖盆。

艾比湖與烏倫古湖:由於人囗劇增,破壞性開墾和過量引水,使艾比湖的主要水源奎屯河、四棵樹河及古爾圖河全部斷流;近40年時間裡,艾比湖湖面萎縮了一半,由1020平方公裡減少到500餘平方公裡。專家們認為,艾比湖與同處準噶爾盆地的烏倫古湖,也將步瑪納斯湖徹底乾涸之後塵。

--別看數目不多,(除青海湖外)這已經是新疆版圖上幾乎所有的大湖了。誰不信誰趴到地圖上去找,順便再數數完全消失了的河流。攤開九百萬分之一的標準中國地圖,把視線集中到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和整個新疆,凡帶點藍色的,不管實線(常年河)虛線(季節河)一概不算,只算以棕色虛線標出的干河床:內蒙古西部與甘肅西部,至少可數出60多條;而新疆幾大沙漠周圍,竟可數出100來條。--朋友,請想一想吧,當這160條大小河流一齊流淌奔騰的時代,我們的西部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水庫奇災

華北第一大湖白洋淀,本世紀四十年代面積為1,000餘平方公裡。

六十年代以來,白洋淀連續發生了13次干淀,尤其是1984-1988年連續5年乾涸,使淀中動植物遭到毀滅性打擊。世代以白洋淀為生的近百個水村的人們不得不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向遍布死魚,遍布枯死的荷花和蘆葦的湖底遷移,開始墾荒造田,建房修路。因失去白洋淀,華北的氣候變得更加乾旱,地下水位進一步下降,生態進一步惡化.

白洋淀流域面積3萬平方公裡,接近於台灣,但全流域年均徑流量僅為27.3億立方米,特枯水年僅為9.1億立方米。要維持白洋淀正常生態,每年應流入4億立方米。但是,早在八十年代末,全流域水資源就已經超量使用:總用水量高達50.48億立方米,地下水超采31%。在這種大形勢下,白洋淀生路何在?豐水年份,人淀水量尚能滿足當年之需;但豐水年份太少,平常年份人淀水量不足需要量之一半;只要連續乾旱2、3年,白洋淀就可能幹涸。

更加令人驚異的: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竟然是……水庫。

原來,華北平原主要的問題被認為是水患。五十年代暴雨成災,「根治海河」成了當時向大自然開戰的最激動人心的囗號。白洋淀屬海河水系,於是,在匯入白洋淀的各條大河上,建起了百餘座大小水庫。華北平原上,大部分河流變成了季節河(另一種說法是,整個華北地區已不存在一條常流河),入淀的河道基本斷流。這下好了,人類終於戰勝了大自然。時隔不久,被戰勝了的大自然開始報復,「根治」了的海河出現了缺水和無水的危機。華北平原開始從濕潤、半濕潤地區向乾旱、半乾旱地區演變。河北省衡水、保定、滄州等地區的年降雨已從600毫米下降到400毫米。水災消失了,旱災逐年加重,荒漠化的趨勢正在嚴重地威脅著整個華北平原。反過來,白洋淀等湖淀河塘的乾涸,又極大地降低了華北平原的水面蒸發量,缺乏足夠的水氣去補充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鋒面雨、地形雨和對流雨大大減少。想不到,水庫這種「水利」工程居然成了湖泊河流的殺手。

1988年秋,一場罕見的暴雨橫掃華北平原,上游水庫開閘放水,洪水沿著乾涸的河道流進已干淀五年之外的白洋淀。這顆「華北名珠」又開始光彩閃爍。在湖底新開墾的土地和新建的公路房屋被大水淹沒了,人們又逃回了舊日的家園。但是,此時的白洋淀已無寸板片槳,人們只好賣掉了電視機和豬崽,重新造船。----至此,這場悲喜劇尚未收場--船有了,但人們很快發現:自來清澈見底的白洋淀已經被嚴重污染。發黑髮臭的污水,從保定,從周圍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工廠源源不斷流來。在水鄉風光再現3年之後,白洋淀開始大量死魚,「華北明珠」再次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已經是另一個故事了。

(資料來源:http://www.utis.net/cnspring/188/69-.htm
編者略有刪剪)

( WORD文件格式 | PDF文件格式 )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