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0年07月14日】
日前,江西贛州市部份地區降水近百毫米,市區未現明顯內澇,甚至“沒有一輛汽車泡水”,然而離贛州不遠的廣州、南寧、南昌等諸多城市卻慘遭水浸,有的還被市民冠上“東方威尼斯”的綽號。
原來這都得益於900多年前的城市排水系統——福壽溝。廣東相關部門曾表示,城市排水系統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贛州, “這個系統也是古人留下的”。
中國青年報7月14日報導,當洪峰到達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贛州時,遭遇的是這樣一幕情景:兒童在城門口水灘裡嬉戲釣魚,買賣人在滔滔洪水邊安然地做著生意。絲毫沒有把“洪澇”當做“災害”。
不會被淹沒的城市
福壽溝位於江西贛州,修建於北宋時期,工程由數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專家劉彝主持,是罕見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統,雖經歷了900多年的風雨,至今仍完好暢通,並繼續作為贛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
在被問及“老城為啥不淹水”時,老人們都說,贛州是座“浮城”,而且是烏龜形,龜首在城南,龜尾在城北,所以不管江水怎樣漲,贛州城都能跟著浮起來。
史料記載,在宋朝之前,贛州城也常年飽受水患。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年 —1077年),一個叫劉彝的官員在此任知州,規劃並修建了贛州城區的街道。同時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採取分區排水的原則,建成了兩個排水幹道系統。因為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
福壽溝總長約12.6公裡,工程分為三大部份。福壽溝綜合集成了城市污水排放、雨水疏導、河湖調劑、池沼串聯、空氣濕度調節等功能,甚至形成了池塘養魚、淤泥作為有機肥料用來種菜的生態環保循環鏈。整個排水網絡“縱橫紆折,或伏或見”。
贛州市博物館文博專家分析說,在現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夠,一般都要用抽水機,而福壽溝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採用自然流向的辦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不過,每逢雨季,江水上漲超過出水口,也會出現江水倒灌入城的情況。於是,劉彝又根據水力學原理,在出水口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後閉之,水患頓息”。
在專家看來,水窗是一項最具科技含量的設計。原理很簡單,每當江水水位低於水窗時,即借下水道水力將水窗沖開排水。反之,當江水水位高於水窗時,則借江水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同時,為了保證水窗內溝道暢通和具備足夠的衝力,劉彝採取了改變斷面,加大坡度等方法。
至今,全長12.6公裡的福壽溝仍承載著贛州近10萬舊城區居民的排污功能。有專家評價,以現在集水區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處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應付,也不會發生內澇,“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讚嘆”。
後人的破壞 水塘的消失
不過,古人的前瞻性往往趕不上後人的破壞性。
據專家介紹,按照劉彝當初的設計理念,福壽溝僅是整個贛州排水防洪體系中的一環。修建於宋代的堅固城牆是最好的防洪堤壩,還有城內的數百口水塘。劉彝曾差人將福壽溝與城內的水塘連通起來,以發揮重要的調蓄作用。
“就像長江流域有鄱陽湖、太湖、巢湖,這些湖也都起了類似的作用。”萬幼楠說,水塘增加了城市暴雨時的雨水調節容量,以此減少街道淹沒的面積和時間。
然而,讓古人想不到的是後人竟會填塘建房。
北京大學地理系馮教授是最早意識到贛州水塘重要意義的人之一。馮教授從贛州園藝場得到的資料顯示,1958年該單位擁有400多畝水塘,到1981年初僅剩130餘畝。市區其他幾個公社所管理的水塘有很多被填平。
一旦破壞了原有的排水系統,在城市排水上出現困境幾乎是立竿見影的。馮教授了解到,靠近厚德路附近的水塘填掉後,蓋起一幢五層住宅樓,致使周圍地區排水無出路,附近的土坯房屋被水浸泡後倒塌。填掉贛江餐廳後面的水塘後,下大雨時,餐廳廚房內積水一尺多深,根本無法正常營業。
26 年過去了,在聽說“水塘只剩下兩口,護城河早已被填平”之後,馮教授仍然覺得非常惋惜。當年北大師生歷經數月為贛州作了一份規劃,希望新城在外圍發展,最終未被採納。“城市沒有水就失去了靈動和活力。”
與古人倡導的因勢利導不同,今人看上去更加崇尚用現代科學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在贛州,古城門裡裝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鐵門,新城區埋下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裡裝配了馬力更強勁的抽水機。即使沒有水塘,也不過是多消耗點電就能把水送出去。
不過,一位市政工作人員也感嘆:“幸好八境台公園的那口蓄水塘還在。”今年的幾場暴雨中,雨水總是先匯集到水塘,然後泵站才能直接從水塘裡往江裡抽水。“否則,根本來不及排水。”
無論如何,相對於其他城市來說,贛州的排水系統總算是合格的。
據史書記載,公元1087年,劉彝因為 “善治水”,被召還京師任“都水丞”,這一職位相當於今天的水利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