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大戰 全球至少170人被感染

【正見新聞網2010年09月01日】

據大陸媒體9月1日報導,8月31日,英國一所醫院爆發超級細菌病情,13名新生不久的嬰兒受感染,並至少造成一名不足3個月的嬰兒死亡。

英國《衛報》引述院方說法,強調超級細菌感染不是嬰兒致死的唯一原因,但是這些嬰兒都對抗生素表現出了耐藥性。而英國《郵報》則報導說,還有兩名嬰兒也是死於超級細菌感染。造成感染的超級細菌包括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氏細菌和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這是潛在的終結者。目前沒有一種抗生素能夠有效抵禦NDM-1。我們將有10年的空窗期,既需要理性使用抗生素,又面臨著無以解決此種感染的(兩難)局面。”蒂姆·沃爾什是英國卡迪夫大學醫學院感染、免疫與生物化學系教授,正是他與合作者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感染病學》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激起了全球對“超級細菌”的劇烈反應。

目前,帶有NDM-1的細菌感染已經蔓延到英國、美國、瑞典、荷蘭和澳大利亞。自今年6月第一例死亡病例後,全球至少170人被感染,並造成多起病人死亡事故。

8月12日,香港衛生署公布了首宗個案。一名66歲印度裔男子,2009年10月在香港就診時,其尿液樣本發現含有NDM-1的大腸桿菌,該病人現已康復。

目前,中國內地尚未公開過“超級細菌”病例,但在中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外科手術則高達95%。抗生素的過量使用,有可能催化了耐藥性的加速出現。而替加環素和黏菌素這兩種有效藥品尚未在中國上市,一旦患者感染這種細菌,醫生將無藥可施。

不是細菌而是基因

“超級細菌”的稱謂並不準確,它其實是一種新的蛋白酶基因。

根據革蘭氏染色法對細菌的分類,細菌可分為革蘭氏陽性菌(G+)和革蘭氏陰性菌(G–)。NDM-1就出現在耐碳青黴烯革蘭陰性腸桿菌科細菌中。

病原體的不同決定了治療方式的不同。SARS等病原體是病毒,對抗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研製疫苗;而細菌感染病例的病原體是細菌,主要依靠抗生素治療。人類與細菌的戰鬥主要依靠使用抗生素,這與SARS和豬流感等傳染病例存在區別。

《柳葉刀》報告的研究者認為,由於NDM-1的產生,臨床常見的腸桿菌科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對除替加環素和黏菌素外的所有抗菌藥物都耐藥,而這將導致臨床治療無效和患者死亡。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超級細菌”此種基因產生的抗藥性,能夠抵禦除了替加環素和多黏菌素外的所有抗生素;在某些病例中,則可以對抗所有抗生素。NDM-1現階段多出現在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細菌內,也可以在同種甚至一種細菌之間“輕鬆”複製。

有效藥品未在國內上市

醫學界普遍認為,細菌表現出耐藥性、以至出現“超級細菌”的根本原因,是抗生素的濫用。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時間正在縮短。

攜帶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也已不是第一例。一種名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早已在全球蔓延。與NDM-1不同,MRSA主要出現在革蘭氏陽性菌上。

抗生素需慎重使用

雖然調查的感染病例多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但專家們仍認為,NDM-1對全球公共健康構成了巨大的潛在威脅,國際間對其需建立起協同的監控機制。

“超級細菌可能向更多國家蔓延。”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提醒人們,超級細菌不可忽略。雖然這不是第一次發現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但是已然導致全球對“末日細菌”的再次恐慌,並再次警告人類對抗生素需慎重使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