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在印尼巴淡島 不退守的最前線

【正見新聞網2010年09月01日】

編者按:巴淡島上的希望之聲“新紀元調頻廣播電台”,發射的功率覆蓋印尼數島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柔佛地區,除了提供音樂、新聞、文化、商業等資訊,也勇於報導發生在中國的新聞真相,雖屢受中共威脅,電台仍堅持經營。

對於一個由上萬島嶼組成的國家——印度尼西亞而言,巴淡島(Batam)雖不起眼,但因為是距離新加坡最近的一個小島,因此在經濟、交通和旅遊發展上受到重視。印尼政府於1960年代將其開發為特別發展區,之後又列入星馬印三國經濟開發區,由於印尼工資相對便宜,吸引不少新加坡企業到巴淡島設立廠房。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的“新紀元調頻廣播電台”(Era Baru)便落腳於巴淡島上,其發射的功率除覆蓋巴淡本島外,附近的民丹島、吉裡汶,以及隔海相距二十公裡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柔佛地區皆是其收聽範圍,節目包括印尼語和華語雙重語種,自2005年設立至今,近三年多次遭到印尼政府的干擾。

新紀元電台發言人雷蒙說,電台的節目不僅包含音樂、娛樂、新聞、文化、商業等資訊,也包括中醫、飲食文化等深具中華文化內涵的節目。不論是2008年的毒奶事件、以及多起的毒食品事件,新紀元電台本著追蹤報導的精神,對於喜愛吃中國食品的印尼華人而言,提供了健康的第一手資訊。

在中共的問題上,新紀元電台和當地其他華語電台相當不同,“一般的電台都不報導觸及中共的新聞,但是,我們在面對中共的問題比較直接。”包含當前發生在中國的退黨、退團、退隊,人民清醒、告別中共的行動,“這些都是中共亟欲掩蓋的訊息,但是我們認為有責任讓聽者知道,觸怒中共以經濟利益向印尼政府施壓。”雷蒙說。

多起干擾 損及印尼自由

2007年開始,中共駐印尼大使館向印尼外交部、情報部、通訊部和廣播委員會,要求關閉電台,到2010年3月器材被沒收事件,三年內多起干擾事件,令新紀元電台蒙受巨大的損失。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總裁曾勇坦言,在新紀元電台3月間遭印尼政府抄台後,廣告客戶和員工陸續被逼走,電台當時的處境相當艱難。政府相關部門甚至威脅電台主管對不法抄台的抵制將提起控告,使得電台員工承受極大的壓力。在巨大的壓力下,在印尼土生土長的華人雷蒙,更關注的是印尼的民主以及言論自由遭到中共黑手的干預和踐踏。

他說:“中共這樣干擾,這是我們在印尼不希望看到的,因為我們是獨立的國家,我們希望在民主國家內,人民可以享受獨立自主與言論自由。這跟他們共產國家差距太遠,我們希望向印尼政府傳遞這樣的訊息。”

中共干預內政 引發災難

中共歷來干涉東南亞國家內政。50年代至60年代,中共支持當地共產黨推翻合法政權的武裝鬥爭,給印尼帶來了巨大的災難。1965年上台的蘇哈托認為,印尼共產黨政變是中共支援,因此非常反共。之後發生十多起排華事件,特別是1998年4、5月的排華,不僅震驚世界,華人更深受其害。

“印尼過去有過重大的歷史教訓,但是,人們總是容易遺忘。”雷蒙遺憾地表示。特別是近幾年,東南亞國協國家和中國簽訂自由貿易,緊密的經濟關係與協議帶來表面上的利益,更讓中共黑手藉以干涉印尼的內政。“但中國產品充斥印尼市場,衝擊印尼本地工廠,造成印尼人失去工作。長期來看,未必對中國有利。”雷蒙認為。

經濟利益 迫使原則退讓

新唐人電視台評論員橫河指出,中共向來言而無信。他最津津樂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正是在對外輸出革命的時機宣布的,從1953年最先提出到萬隆會議,再到60年代擴展到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十多個國家,也正是輸出革命的高潮。

橫河說:“如今,中共一面宣布和平崛起,一面繼續對周邊國家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在一些中共認為的敏感問題上,放棄本國的憲法法律原則來迎合中共。如果退讓,中共就會得寸進尺,絕無自我限制。東南亞國家是有歷史教訓的。”

“中共的經濟牌,向來是用來實現其政治目的。”橫河說。貿易本來是互利的,沒有什麼誰給誰好處,如果因為中共給了一點好處,就自以為得到有利的貿易協定,而做出政治上的讓步。中共可以隨時收回這點好處,未來會用更多的經濟利益要求更大的政治讓步,而這些政治讓步最終會損害這個國家的根本利益。

堅守意識型態滲透前線

曾勇認為,和中共打交道是有代價的。“他給你錢,但是交換你的原則。好比魔鬼用誘惑交換你的靈魂。”而原則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最寶貴的東西,相當於靈魂,是讓一個民族長立不衰的根本。

橫河也認為,在印尼和其他地方的希望之聲廣播電台,正好處於中共全球擴張、尤其是意識形態滲透擴張的最前線,電台的存在也是捍衛所在國主權和民主自由價值的最前線。橫河說:“保衛這些電台的播出權,其實是保衛所在國的主權和價值。”

即使面對眾多干擾和困難,曾勇仍堅持電台要經營下去,他說:“堅持的理由,就是在堅持原則,這是沒有退讓空間的,不管多麼困難。”“我們相信邪不勝正,金錢和壓力不是萬能的,堅忍的精神最終將勝利。希望正義的人士、政府和團體會對此關注,並施以援手。”

(新紀元週刊)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