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遺址發現桃核器物或可印證「邪馬台國」

【正見新聞網2010年09月18日】

據大陸媒體9月18日報導,日本奈良縣教育委員會17日宣布,該縣櫻井市纏向遺蹟一處大型建築遺址附近出土了2000多個桃核及大量陶器和木製品。專家認為,這個發現印證了當地曾大量使用桃子進行國家祭祀,這為日本古代“邪馬台國”位於畿內地區的說法增加了新的佐證。

“邪馬台國”被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但關於“邪馬台國”的所在地,史學界說法不一,有認為位於九州福岡地區的,也有認為位於本州畿內地區(奈良及周邊地區)的。

纏向遺蹟被認為是“邪馬台國”在畿內地區最有可能的所在地,其中的大型建築遺址被認為有可能是“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的宮殿。2000多個桃核就出土於這處建築遺址以南約4米的一個橢圓形土坑內。土坑南北4.3米、東西2.2米、深0.8米,約挖掘於3世紀中葉。

桃子在中國道教中被認為是西王母的食物,可以驅邪,食用桃子還能長生不老。桃子在彌生時代(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3世紀中期)傳到日本。桃核在彌生時代的遺址中曾廣泛出土,但從未在同一地點發現這麼多的桃核,有的桃核未完全成熟,可以認為這批桃子不是食品,而是祭品。此外還出土了刻有花紋的陶壺、小型陶器、篦狀和圓筒狀的木製品以及籃子、獸骨等,幾乎所有陶器和木製品都被故意毀掉了。

祭祀後將用品毀壞掩埋的行為在繩文時代(公元前145世紀至公元前10世紀)之後非常盛行。奈良縣教育委員會指出:“應該是在周圍舉行了某種儀式,然後毀掉了祭祀用品,與裝在籃子裡的桃子一起埋到了地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