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0年11月30日】
據法新社11月30日報導,世界海洋保組織Oceana最新公布的研究數據顯示,2008年,在毫無捕撈量限制的產業化規模漁業活動中,至少有130萬頭鯊魚被捕殺,其中有很多都屬於瀕危物種。
據報導,該組織在國際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護委員會(ICCAT) 於巴黎舉行的會議上發表的這項研究說,由於存在統計漏報,實際數字可能還會高出好幾倍。
此次會議旨在確保商業化漁業的可持續發展。ICCAT有權設立捕撈配額和各種限制條款。海洋生物學家說,當全球都在關注大西洋金槍魚的境況時,卻有很多珍貴的鯊魚品種陷入了更加可怕的困境。
“國際範圍內實際上並沒有針對鯊魚的管理措施。”Oceana的伊莉莎白·格裡芬·威爾遜(Elizabeth Griffin Wilson)說,“ICCAT有責任保護我們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高度洄遊”的鯊魚必須由國際機構進行管理。
在大西洋發現的21個鯊魚品種中,有四分之三被列入了瀕臨滅絕危險的名單。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數據,北大西洋中污斑白眼鮫的數量減少了70%,錘頭雙髻鯊的數量減少了99%以上。
其他品種,包括鼠鯊、長尾鯊和短鰭灰鯖鯊,也都存在過度捕撈的情況,可能處於生存的邊緣。
許多人捕撈鯊魚是為了割取魚鰭,然後再將已經死亡或者垂死的它們扔回海洋。這種行為是被禁止的,但法律法規上的漏洞讓這項禁令被普遍忽略了。
Oceana和幾個環保組織在一些國家政府的支持下,曾呼籲ICCAT為這些以及其它易危品種的鯊魚制定捕撈配額和其他保護措施。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拒絕了一項按照《聯合國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規定對四個瀕危鯊魚物種加以保護的倡議,但現在它也開始敦促ICCAT禁止捕撈其中的污斑白眼鮫。
幾億年來,鯊魚一直雄踞在海洋食物鏈的頂端。但這群技藝精湛的獵食者面對產業化規模的過度捕撈卻顯得尤其脆弱,因為它們成熟過程緩慢,繁殖後代的能力也比較弱。
“傳統的漁業管理方法是對一個特定的種群進行捕撈,直到所謂的最大可持續捕撈產量,在這種情況下,種群數量恢復的希望很大。但這對於鯊魚來說不適用。”皮尤環境組織的鯊魚專家馬特·蘭德(Matt Rand)說。
每年從全球海洋中捕獲的鯊魚達千萬頭之多。區域性研究表明,當鯊魚種群遭到破壞,影響會以不可預料以及有害的方式貫穿整個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