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0年12月15日】
海原縣西安鄉一位倖存者說,“萬家水的那山合了,兩個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沒有了。”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原所長說,地震在當地形成200多公裡的斷裂帶,有一個湖泊甚至因地面傾斜而遷移了幾公裡。
海原大地震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晚8時06分,震級達裡氏8.5級。此次地震之烈為中國有史以來之罕見,亦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 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台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環球大震”。
據寧夏地震局提供的資料,海原大地震(當時屬於甘肅省,故又稱甘肅大地震)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晚8時 06分,震級達裡氏8.5級。此次地震之烈為中國有史以來之罕見,亦為世界上最大地震之一。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台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環球大震”。
“這次地震有多大,我說幾個現象你就知道了。”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原郭所長說,受海原大地震影響,波羅的海海面波浪浮動達幾十厘米,而地震波的橫波與縱波都穿過了地心,日本東京當時尚不太靈敏的儀器,還檢測到地震表面波繞著地球轉了一圈,又轉了回來,“原來說死了23萬多人,也有說死了20多萬,但現在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死了27萬多人。”
地震發生後的救濟,也帶有鮮明的時代印痕。“因為當時中國處於軍閥混戰,沒有有效救災。海原很多人都埋在萬人墳了,好幾個人埋在一個墳裡。”海原縣地震局局長劉剛對南都記者說,當年海原的遇難者後代,目前也已遷徙到周邊各省,每年的12月16日,萬人墳這裡會陸續從甘肅、青海、陝西及寧夏其他地方湧來上千名祭祀者。
但在海原之外,這場死亡人數超過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和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的浩劫,卻並不為更多人所知。在汶川、玉樹接二連三發生地震的當下,塵封許久的海原大地震被再度挖掘了出來,成為供國人憑弔與檢視的標本。
受海原大地震影響,波羅的海海面波浪浮動達幾十厘米,而地震波的橫波與縱波都穿過了地心,“原來說死了23萬多人,也有說死了20多萬,但現在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死了27萬多人。”
“兩個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沒有了”
“1920年12月16日,大約是晚上8點鐘,在中國某些城市以及和它鄰近的國家,觀測到一些異常現象。不能說成都、大名、上海和海防相距很近,要知道從成都到大名大約1200公裡,而從海防到上海大約1900公裡。可是,在上述時刻,在成都法蘭西領事館,在大名的耶穌教徒傳教團,在上海的英國領事館和在海防的天文台內,所有鐘錶立刻停擺。在這些城市和所有其他許多居民點,坐在飯桌旁的人們忽然看見,吊燈開始擺動起來,後來還知道其他一些情況。在大名以北的板夏,三個閒談的傳教士忽然感覺到噁心欲嘔,他們覺得地板就像船舶上的甲板一樣開始搖擺起來,在距中國海1250公裡遠的一個地方,走向市場的主婦們突然覺得暈船,北京和天津的居民也有同樣感覺……”這是海原地震發生後,蘇聯一位佚名作家撰寫的《一九二零年的中國,西方忽視了的災難》的開頭部分。
誠如郭增建研究員所言,整個世界幾乎都感受到了地震的影響。與南都讀者更為相關的,在汕頭外海,地震同樣很強烈。有一艘從上海出發駛向香港的英國P和O公司的“D evanha”號客輪行至汕頭外海時感覺到像地震一樣強烈震動。“船長以為可能是船撞在了淹沒的漂流物上,但等船靠了香港碼頭以後,他一檢查船的外殼,很驚奇地發現,整個船殼都完好無損,這才想到了可能是地震引起的震動。”(據徐家匯觀測台地震記錄《1920年12月16日大地震的概述和評註》)
和千裡之外虛驚一場的插曲不同,處於地震中心的人們此時正經歷生離死別的殘酷考驗。海原縣九彩坪拱北倖存者數年前對寧夏《在山走動的地方》記錄片攝製組描述說,“老人們說那時間地搖時……我們那個地方把山嘴子一下搖著撲下來了,山窪裡開的都是這麼寬的口子。坐人的地方,山都塌著壘了下來。”海原縣西安鄉另一位倖存者也說,“萬家水的那山合了,兩個山合到一起了,羊、人啥都沒有了。”
在1922年第5期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有一篇克勞斯、麥考米爾合撰的《在山走動的地方》報導,其中描述了海原大地震時發生的幾個現象:在夜間移動的大山,似瀑布飛落般的山崩,陷進房屋和駱駝的大裂縫,以及把村莊席捲進升起的鬆軟土海裡的一切……
“海原大地震現在定為8.5級,過去也曾被定為8.6級。”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原所長郭增建說,地震在當地形成200多公裡的斷裂帶,有一個湖泊甚至因地面傾斜而遷移了幾公裡。黃土地質的山坡被震成粉末,形成黃土流,因為當地居民多住土窯洞,因此傷亡更顯嚴重。
1921年4月3日《新聞報》報導稱,“縣城半邊坍陷,甘肅海原縣(海原彼時歸甘肅轄下)旅京學生馮君翰英接到家函曰:“初七日黃昏地震,吾鄉受害尤重,全城房屋俱被蕩平,人民死傷十之八九,吾家花涯灣山莊,全行覆沒,山崩土裂,山河更變……吾家四十餘口,除父與汝祖母外,俱歸浩劫。房屋倒盡,什物無存。全縣死傷人民共計六萬餘人……”
“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按照《中國民報》1921年3月的地震災情調查表,海原縣死亡人數約為4.5萬餘人,被壓斃的牲畜有7萬餘頭,房屋則倒塌了8/10.半年後,翁文灝與謝家榮在“咨呈國務院內務部”的正式官方文件,則將海原縣死亡人數確定為7.3萬餘人,約占海原縣總人口的59%.
海原縣是所有災區死亡人數和比例最高的區域。謝家榮《民國九年十二月甘肅地震報告》中對海原地震的整體描述為:“同日晚7時大震,突見大風黑霧,並見紅光。大震時約歷六分,地如船簸,人不能立,震動之方向,似自西北而來,往東南方去,有聲如雷。土石山均有崩塌及移動,尤以土山崩潰為多。山坡平地均生裂縫,長短不一。平地裂縫多有泉涌,其色或綠或黑。山崩壅塞河流之處甚多,尤甚者為南鄉。楊明後堡崖窯上,東鄉五浩堡河家溝二處,山崩壅塞河流,積水深數十丈,長五六裡,寬十餘丈,水倒流。南鄉水井震後多干,縣知事鍾文海之子女及警佐羅某均因衙署受震傾倒同時被難。城中房屋幾全數削平,城垣原系土築亦大半毀壞。”
受災第二嚴重區域為固原縣,1921年呈報官方的死亡數字為4萬餘人。1958年,郭增建等人去固原進行地震考察時,還能看見不少的地震遺蹟:厚厚的磚築城牆還在,南城門上刻著“鎮秦門”幾個大字(現城牆已經被拆除),該縣董福祥神道碑及碑亭橫截為二,上段與下段裂而不坍,其中下段扭轉了方向。
海原、固原之外,其他如會寧、隆德、通渭、靖遠、靜寧等五縣,死亡人數均過萬人。
12月16日的大震之後,餘震不斷,且天氣陡然轉冷。“十七日(餘震)終夜不休,倒八時陡起大風,為亙古所僅見。人民牲畜凍斃者不計其數。地吼如雷,聲勢極其危險。十八日風止,天地晦暗,地先吼後動者五次,均輕。十九日大動八次,地體日夜微搖不息。二十日大動十一次,小動十二次……”在1922年4月24日《新隴》卷 1期上,詳細記載了餘震及震後天氣情況。其中,海原、固原等縣下的一場大雪,凍死了無家可歸的很多人。
曾於1921年赴災區考察的謝家榮亦曾在文章中提及,這場發生在冬季的大地震,導致災民“流離失所,衣食俱無,故不死於地震,亦多死於凍餒。其後各地雖派有急賑,而交通艱難,常需數日後始達,實屬緩不濟急”。
當時的《地學雜誌》在《陝甘地震記略》中報導,災後人民“無衣、無食、無住,流離慘狀,目不忍睹,耳不忍聞……一日失所,復值嚴寒,忍凍忍飢,瑟瑟露宿,匍匐扶傷,哭聲遍野,不特餓孚,亦將僵斃。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定西、靜寧等縣知事的報告顯示,地震時多有大風晨霧,甘州、玉門等縣則報告地震次日大風晦暗,黃沙飛天。海原縣知事還表示,震時“見紅光”。“地震時發生塵霧或晝晦,乃因塵土菸灰等,經震動而飛揚,或因土山崩塌,黃土散滿空中致,有此現象固無足怪也。
所謂鳴聲,指地震前後有如雷如炮的聲響,也有的地方地震時沒有聲音。聲浪高低似與振動強弱有直接關係,至於發聲與震動孰前孰後,似不一定。他並沒有將震前的鳴聲與地震前兆聯繫在一起。
地下水的變化,也受到了關注。涇川、定西、會寧等縣報告,大震後井泉味道比以前略咸。寧夏、靜寧、環縣等報告則稱,震後泉水升高尺許至十餘尺不等。寧夏縣的泉水較震前微溫而臭,通渭、海原等縣則有井泉枯涸的報告,隆德縣有大震前井泉忽漲,震後復原的現象。謝家榮認為,井泉的變化視各地地形地質情況而異,原本就不能一概而論,至於這些縣的報告是確實或者純屬牽強附會,頗難斷定,他只是把它列出來“以備將來之研究”。
一直到30多年後,對這些異常現象的研究,在中華大地突然成為顯學。
有關海原地震的前兆,主要被歸結為地下水、動物、地聲、地光、氣象等方面。“以後的地震前兆基本也是這些類型,只是海城地震前多了個地氣霧。”郭增建說。他們最終寫了一份報告,用蠟紙刻了二十幾本。中國地震預報的第一槍就此打響。
90年過去,自命不凡的人類在巨大的天災面前,更多呈現出的是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