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樟腦丸有毒致癌 專家建議儘量減少使用

【正見新聞網2011年07月06日】

悶熱潮濕的天氣裡,以樟腦丸為代表的防霉防蛀產品成為居家消費的必備品,但是樟腦丸有毒致癌的一些傳聞在網上流傳甚廣,使許多家庭面對樟腦丸顯得無所適從。昨天,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家庭衛生殺蟲製品專業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邀請有關專家對樟腦丸等防蛀劑產品的相關疑問進行了解答。

都叫樟腦丸 內涵大不同  且看防蛀劑的更新換代

在昨天家庭衛生殺蟲製品專業委員會會議上,有關專家介紹說,人們習慣把防蛀劑統稱為“樟腦丸”,但如果您細看產品成分就會發現,小小防蛀劑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不能看見防蛀產品,就簡單地視之為“樟腦丸”。

如何使衣物不被蟲蛀經久耐用,我國古代人就採用過多種方法,比如用樟木箱儲藏衣物,或是將花椒與酒配製後灑在柜子裡,等等。而真正工業化意義上的防蛀防霉劑則是樟腦丸了。從樟腦丸算起,防蛀劑經歷了4個時代:樟腦、萘、對二氯苯和擬除蟲菊酯類。

最初的樟腦丸是天然提取的。將香樟樹的根、莖、枝、葉隔水用蒸氣熏蒸,冷卻後,凝結成白色的結晶,有人說,這是樟樹流出來的腦汁,於是將這種白色物稱為樟腦。再將它壓成一個個的丸子,就成了樟腦丸。

萘丸,俗名“衛生球”。是第一個試圖取代樟腦丸的產品,但因萘致癌,我國已於1993年禁止其生產與銷售。

眼下超市商店銷售的,絕大多數是以對二氯苯為主要原料的“防蛀片”。我國以對二氯苯為原料生產的防蛀劑,約占同類產品的2/3。對二氯苯是一種化學合成物,除了現在香樟樹資源日益稀缺導致原材料價格昂貴,還因為對二氯苯在防蛀防霉上效果更好。但其對人的眼睛、上呼吸道有刺激性,人在接觸高濃度時,會有虛弱、眩暈、嘔吐的表現,嚴重時會損害肝臟。

現在,市場上又開始出現擬除蟲菊酯類的防蛀劑。雖然其防蛀效果欠佳,而且價格也較高,但廠家仍願意以此原料生產防蛀劑,因為與對二氯苯類防蛀劑產品包裝上“低毒”字樣相比,擬除蟲菊酯類防蛀劑產品包裝上的“微毒”顯得異常醒目。

使用“樟腦丸”真的會致癌嗎

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最為廣泛應用的是以對二氯苯為主要原料的衛生防蛀劑產品。這種“樟腦丸”是否對人體有害,尤其是是否致癌?

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家庭衛生殺蟲製品專業委員會麻毅秘書長說,對二氯苯是否存在致癌性,美國上世紀80年代做過動物實驗,確實有一組試驗鼠致癌了。但這組試驗鼠致癌的主要原因是其體內帶有某種腺體,該腺體使鼠體內的對二氯苯毒性長期積累,無法自然排出,最終導致癌症的產生。而人體本身不帶有這類吸收積累對二氯苯毒性的腺體,更加不可能通過這種腺體積累毒性。正是如此,美國等國隨後陸續將對二氯苯從人類可疑致癌物名單中刪除。人們日常接觸對二氯苯,主要是作為防蛀劑、除臭劑等家用日化產品正常使用的用量,而且是從空氣中吸入,經過多種方式的嚴格試驗,結果顯示,對二氯苯作為防蛀劑可以安全使用。

聲稱產品“無毒”的都是謊言

所有的衛生防蛀劑產品,無論是以樟腦還是以對二氯苯、除蟲菊酯為原料,無論是化工合成還是天然樟腦,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無論是低毒還是微毒,這是衛生防蛀劑殺蟲劑需要具備防蟲殺蟲功效所必然導致的。到目前為止,在通過國家檢測且取得有效證照的衛生防蛀劑殺蟲劑產品中,至今還沒有出現完全無毒的產品。如果有哪個商家聲稱自己的某種衛生防蛀劑是純天然完全無毒,而且取得了國家認證拿到上市銷售的農藥登記證,那是謊言,是對消費者最大的欺騙和傷害。

不需要用時就儘量減少使用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鑑別自己所挑選和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安全性檢測標準?是否已經通過國家檢驗合格並取得合法銷售證照文件?

最為直接簡便的識別方式是,當你挑選了一款防蛀產品準備購買時,查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准證號、執行標準,農藥登記證號的印刷顯示的方式為WP、WL(數字號碼),農藥生產批准證號的印刷顯示的方式為HNP(數字號碼)。凡具備以上國家批准的三個證號的衛生防蛀產品,表明了該款產品在安全性、功效性等各項重要指標檢測中均達到中國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屬於安全性衛生防蛀產品。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認為,從專業角度講,“萬物皆毒唯量也”,“經常我們在不講量的情況下說某某東西有毒,其實是不太科學的。比如我們在做動物實驗時,選擇的都是很高劑量來做的。如果忽視量的因素的話,就可能會誤讀。”

不過,教授也建議,“在你不需要用的時候,儘量減少使用。”化學品的健康安全管理非常複雜,取其利弊。是藥三分毒,不需要的時候儘量不去使用。一句話,規避一切儘可能規避的風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