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3年04月07日】
一顆明珠土內埋,一埋將近八百載。
作為一種新興的文體,元曲不單是元代的最佳文學,而且確實可與唐詩、宋詞鼎足而立,象唐詩、宋詞一樣輝耀於中國詩壇。
元曲為什麼沉默了七、八百年,直到近代才開始受到重視呢?迄今為止,人們所能找到的理由是,元曲「出身低賤」,歷來的文人雅士大多不願染手。元曲不象詩那樣與古代民歌分了家,也不象詞那樣與宋代曲子詞樂譜脫了節,它始終主要是通過戲劇這一藝術形式來發展和流傳的。這是它幸運的地方,同時也是它的不幸之處。幸運的是,它的音樂內涵得到了更好的保留;不幸的是,它沒有象詩那樣被樂府詩官採集、編輯而冠以「詩經」的雅名,也沒有象詞那樣受到文人的重視和改造,從戲劇的舞台上走入文人的沙龍,以致七、八百年來落個明珠投暗的結局。
與唐詩、宋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元曲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語言活潑生動,表現手法豐富多彩,而且在音樂美方面似乎更勝一籌。因此讀過唐詩宋詞的讀者初讀元曲時往往感到新鮮,常常破顏一笑,甚至捧腹不止。
詩歌是神的語言,元曲也是詩歌的一種。詩無達詁,這個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元曲。因此我們對於元曲的處理方法也和【唐詩欣賞】序言中所說的相同,就是首先讓讀者明白原曲的字面意義,然後選擇一個最能體現原作者個人性格、藝術風格以及心靈和語言的美好本性的角度來闡發該曲的內涵,使讀者的心靈總是沐浴在美好人性的陽光裡,以獲得美化和昇華的最好機會。
唐詩、宋詞和元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三顆明珠。雖然一直都只有兩顆在歷史上大放光彩,現在是到了第三顆明珠被捧出來,三珠齊耀的時候了。若把它們比作中國文學史上的三朵奇葩,則現在是到了三葩聚首爭妍的時候了。
(English Translation: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