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水攪混大江南北 七彩江河遍布中國

【正見新聞網2012年05月11日】

近幾年,中國南北大地不僅面臨水源乾涸,水源污染也日益嚴重。長江、淮河、太湖、巢湖等環境敏感水域均被有毒有機物污染,“七彩江河”遍布中國大地。

大陸國家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南方有水皆污,北方有河皆干”真實地反映了大陸水污染現狀。

染料生產企業攪混重點保護水域

中國的染料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人口密度大、環境容量小的省市,且都在本應該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太湖、巢湖、長江、淮河等環境敏感水域。目前染料行業大部份原料、中間體及副產物都以有毒有機污染“三廢”形式排出。

據《北京晚報》報導,中國紡織大市——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的浙江德歐化工製造有限公司,廠區污水管道發生爆裂,紅色廢水經雨水管道流入河道,造成300至400米河道污染。該企業早在2010年就因排放超標違規被反覆曝光七次,至今仍是“榜上有名”。

長江恐變“一江死水”

長江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帶,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河湖密布,盛產水稻,淡水漁業發達,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長江水系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裡,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8.8%,支流流域面積1萬平方公裡以上的支流有49條,主要有嘉陵江、漢水、岷江等;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陽湖、洪湖等。

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布顯示,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七大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長江沿江各省市為了保證自己GDP的高速增長,無論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聚集一些特大型重化工業及船舶製造、造紙、煉鋼等排污大戶,尤其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運輸的重化工項目。

國家水文局去年2月份的監測資料顯示,長江流域一二類水體的比例已只占31%,三類水占34%,其餘都是四類、五類和劣五類水。五年後,長江70%左右的水體都變成三類以下水體,是完全有可能的。

澳籍華裔科學家劉光釗表示,若到了那樣的地步,長江的生物多樣性會被破壞,食物鏈會斷裂,藍藻等會大面積暴發,生態平衡會被徹底打破,長江也將變成一江死水。

專家:三峽大壩工程催化長江污染日趨嚴重

由於三大污染源同時向長江“放毒”,治理速度遠遠趕不上污染速度,部份江段水質惡化,已影響到沿江城市的飲水安全。有關專家認為,長江已患“早期癌症”,如不能抓緊治理,5至10年後,長江很可能會重蹈黃河和淮河的覆轍。

近年來,長江污水排放量每年不斷刷新記錄。據資料顯示,長江的污染來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工礦企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航運量激增帶來大量船舶污染。

北京著名水問題專家王建認為,三峽大壩的興建不僅使長江生態和地理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它破壞了長江的自然調節。由於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建設的考慮不周與監管管理跟不上,導致長江污染日趨嚴重。

2011年中國水污染事件

污染事故一: 6月4日晚上22時55分左右,杭州市轄區建德境內杭新景高速公路發生苯酚槽罐車泄漏事故,導致部份苯酚泄漏並隨雨水流入新安江,造成部份水體受到污染。

污染事故二:8月7日下午,南京江寧百家湖出現大面積污染,類似牛奶的乳白色污水從百家湖東花園小區的一個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湖中,“牛奶”覆蓋了大半幅湖面。

污染事故三:雲南曲靖市越州鎮有總量5000餘噸的重毒化工廢料鉻渣由於非法丟放,毒水被直接排放南盤江中。致命的六價鉻,高時超標2000倍。事後雲南將30萬立方米受污染水,鋪設管道排入珠江源頭南盤江。

污染事故四:12月13日下午,洛陽澗河中州橋段發現澗河水已完全變成了暗紅色,如鐵鏽一般。由於橋下截流壩的阻攔,河水泛起成片的泡沫,也呈暗紅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