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海岸隨時強震最危險 曾發13次9級大地震

【正見新聞網2012年10月28日】

加拿大聯邦地質勘查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資深地球物理學家卡西迪(John Cassidy)最近表示,加國隨時可能發生一場大地震,而且伴隨海嘯。在周六(27日)卑詩北部海底發生芮氏7.7級地震之前,溫哥華島西海岸吐芬奴(Tofino)以西250公裡處,亦即美國西岸華盛頓州外海,就曾於今年8月中發生過5.5級淺層地震,但當時位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海嘯警告中心,沒有發布任何海嘯警告。

卡西迪說,從歷史來看,加拿大部分地區曾多次發生大地震。過去數年也有一些地區多次發生地震,因此應隨時做好準備。他說,加國發生地震頻率最高地區是西海岸,過去6,000年有13次是規模9.0級特大地震,最近一次發生在312年前,而卑詩省更是地震多發地的窗口,發生過很多次強震。

今年2月,溫島發生過一次5.7級地震。而在2011年9月9日,溫島西北部沿海發生芮氏6.4級地震,沒有重大傷亡報告。震央如跟海岸線有一段距離,加上地震級別不造成海嘯,則對沿岸居民幾乎沒有影響。

維市或五分一建築物震毀

事實上,居安思危一直是加西居民的座右銘。據《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月前報導,卑詩省存在六大自然災害隱患(Six Natural Hazards):地震、海嘯、山泥傾瀉、洪水泛濫、山火及火山 ,當中以地震禍害最為受到民眾警惕;《環球郵報》指的地震高發區,主要是居住了240萬人的大溫一些地區,以及人口達36萬的卑詩省會維多利亞。

  
 圖為1946年,溫哥華島中部一次7.3級地震中,阿爾伯尼港損毀嚴重。網上圖片
  
圖為阿爾伯尼港的滿地可銀行震後外觀。網上圖片

《環球郵報》曾分析卑詩面臨地震的可能性,指未來50年期間,地震威力可能摧毀溫哥華12%的建築物及維多利亞市21%的建築物,至於大溫部分填海得來的地區,特別是列治文市,一旦遇上大地震,也深受影響。

卑詩如困爆發大地震,主要危機將在於卑詩西南海岸卡斯卡地亞俯衝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的威脅,地底兩大板塊相撞時,就可能發生大型逆沖斷層的地震。

1964年西海岸海嘯捲6米浪

卑詩地區最近的超級大地震,已經是發生於312年前的1700年1月26日,卡斯卡地亞俯衝帶撞擊下,發生了9級強震。

大地震往往衍生海嘯,一如去年日本東北大地震伴隨出現大海嘯。而卑詩海嘯高發區,可能位於溫哥華島沿岸,這裡的最大受災區中,受衝擊最大的是居住 25,000人的阿爾伯尼港(Port Alberni),隨後喬治海峽(Georgia Strait)產生的巨大海浪,也將可能衝垮目前居住了20萬人烈治文的沿海堤岸。1946年溫島中部發生7.3級地震,阿爾伯尼港損毀嚴重。

烈治文沿海堤岸或會衝垮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Alaska)州發生9.2級地震,曾在西海岸產生海嘯,損毀了卑詩阿爾伯尼港逾260幢房屋,當時最高的海浪超過6米。

過去七年來,規模達8.8以上的大地震全球發生了三次,是自1960年代以來地球最大的震撼。地球物理學家卡西迪表示,不幸的是,無論加國還是其他國家,迄今都無法精確地預測下次地震發生時間與強度,而民眾唯一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平日已有防護準備。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