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污染"

【正見新聞網2013年02月08日】


2005年江西東鄉造紙廠排污,河道受嚴重污染

最近媒體有關一對研究飲用水的夫婦已20年不喝自來水的報導,再度引起人們對與民生緊密相關的水資源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中國水資源的現狀如何?本台就此採訪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德國之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水是不可缺少的物質,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國的水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綿陽、溫州等地水污染事件爆發後,當地更是發出警告"近期自來水不得飲用",呼籲"儘量使用瓶裝水。"現在中國哪個地區的水資源污染最嚴重?

根據政府的數據,中國近3億農村人口還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飲用水。這裡面有一半以上實際上都是受到污染的影響。在中國北方有三條河污染最嚴重:海河、淮河、遼河,而近期黃河的污染也有所嚴重的趨勢,在南方,三個主要的湖泊:太湖、巢湖、滇池,這些湖泊本身污染是嚴重的,環湖這些周邊的河流實際上有著相當程度的污染,所以把湖給污染了,這些地區都生活著大量的人群。

德國之聲:您能具體舉出一個地區受到污染情況的實例嗎?

比如在太湖地區,很多原來喝湖水的,飲用很多周邊小河河水的人們,現在都不能不拋棄這種取水方式。我們在作調研的時候,一些地方開始是地表水的污染,進而發展到地下水的污染,一些農村社區緊靠著這些污染的河流,原本他們用河水可以直接飲用,後來河水遭到污染,他們就開始打井,不過井水逐漸的味道也不好了,他們就只能寄希望於打更深的井。可是他們的經濟能力也只能承受打到一定深度,之後就打不起了。只好採取各種其他辦法,比如加藥去澄清、沉澱,用簡單的方式去過濾,可是這種方法只能去掉一些雜質,真正有害物質就不去掉,這些地區就出現了疾病多發的情況。

德國之聲:為什麼水污染現象現在這麼嚴重?

中國仍然在經歷大規模工業化、城市化,人口眾多,來自工業、農業的污染排放量大,雖然採取措施,可是這些問題把很多努力抵消掉了。雖然作了努力,但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另外,一些政府地方的部門,他們還是把經濟發展放到了環境保護之前。加上管理的體制中間還存在著一些弊端,雖然有著各種排放標準,但是最後執法不夠嚴格,環境違法成本很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德國之聲:您能進一步說明嗎?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污染地圖,收入了很多企業違規的紀錄,我們看到的現象是,目前違反水污染排放標準規定的,得不到有效的嚴厲處罰。很多企業年復一年違反規定,但是他們的處罰只有從幾千塊到幾萬塊錢。我們錄入過一家大型香港上市公司,也是世界上主要紡織品牌的一個供應商,當時被查處的時候,這家企業一天就排放2萬5000噸的有害紡織廢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通過一個暗管進行排放。這個企業最後被罰款了21萬塊錢,當時算是(交罰款)最多的,但是對於這樣一家規模龐大的企業來講,2、3天治污的費用就能達到這樣一個錢數。所以他沒有任何動力去解決這個問題。

德國之聲:如果水污染事態繼續持續的話,未來會出現何種後果局面?

如果不能很好的保護水資源的話,就不得不依賴瓶裝水、桶裝水,那它們的來源,除了少量的來自於一些優質的天然水體以外,多數還是都來自於用各種去過濾等技術來提純。一個是乾淨的飲用水成本越來越貴。代價大了之後,對農村或者貧困人群來講難以負擔。城市很多人都用桶裝水,農村消費不起只能承受污染的影響。另外一方面,即使對於城市來講,如果污染沒有受到遏制,很多有害的微量元素,即使人們採取技術手段也不一定就把過濾乾淨,最終礦泉水的質量也不能保證,所以無論窮富,無論飲用水是否來自瓶裝水,全國的公眾健康最終都會受到損害。

Citizens line up for clean water supplied by the fire department in Yancheng in east China

位於江蘇水源地的一家化工偷排大量工業廢水,造成鹽城水污染事件。地區大面積停水,幾十萬民眾生活飲水告急。

德國之聲:您認為,中共政府從何時意識、重視到水污染問題,出台什麼樣的有效應對措施呢?

在過去這幾年時間(政府)還是加大了試圖解決水污染問題的力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國家也投入了相當的資金去建設"飲水解困工程",包括從一些乾淨的水源地區調水過去,提供資金支持各地打深井等等。

德國之聲:從這個角度出發,能夠解決水污染問題嗎?

我認為,雖然"飲水解困工程"也很好,但是它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只能緩解。比如打深井就存在可持續性的問題,因為深井水是難以有效的補給再生的,如果過量開採的話會越來越少,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控制住水污染,還清江河、湖泊還有地下水才是長期的解決方案。

德國之聲:目前政府應對措施有什麼顯著效果嗎?

像我們做的污染地圖,很多數字是源自於政府的,應該講,在過去5年時間裡,中共政府在環境信息公開這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進展,而這個進展十分重要,因為最終克服污染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僅靠政府一方是難以解決的,公眾參與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環境信息的公開,大家要知情才能夠參與。我們,包括其他環保組織把這些污染的紀錄匯總在一起,向社會進行發布、披露,使社會對於企業污染的問題有更多的了解,進而通過各種渠道,對這些污染源頭產生壓力。從根本上改善、遏制水資源污染問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