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衛星首度捕捉到太陽系尾巴(視頻)

【正見新聞網2013年07月14日】

大家都知道彗星有尾巴,但你知道太陽系也有尾巴嗎?美國航空航天局利用“星際邊界探測器”(IBEX)衛星首次測繪出太陽系尾巴的結構,它的形狀就像一個有四片葉子的三葉草。


從heliotail動畫中截取的正面圖(NASA)

科學家們結合“星際邊界探測器”衛星前三年拍攝的照片,在7月10日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這條稱為日光層尾(heliotail,heliosphere+tail)的太陽系尾巴。

首次測繪出太陽系尾巴 填補星際地圖空白

雖然望遠鏡已經發現圍繞其他恆星的類似尾巴,我們的太陽能否產生一條卻難以謀面。日光層尾中發現的粒子在日光層(Heliosphere)中並不發光,因此無法使用常規儀器發現。日光層主要由太陽風及太陽磁場造成,目前被認為是太陽系的最遠邊界。

日光層藝術概念圖,由太陽風和太陽磁場在太空中產生泡形。(NASA)

論文的主要作者IBEX首席研究員戴維.麥科馬斯說,“通過研究中性原子,IBEX首次觀測到heliotail。以前有許多模型假設了heliotail的可能形狀,但我們沒有實際觀測到。我們繪製太陽系尾巴掃過的場景,但我們甚至無法推測它的真實樣子。”

IBEX測量了太陽系的邊界處發生碰撞產生的中性粒子。高能中性原子成像技術基於中性粒子的路徑不會受到太陽磁場的影響這一事實。碰撞後粒子沿直線運動。因此,通過觀察中性粒子來自何處即可以發現這些遙遠空間發生的事件。

NASA的IBEX項目科學家阿裡克.波斯納說,“自從2008年起,IBEX的發現讓我們驚訝,包括一條以前未知的橫跨星際邊界的高能中性粒子帶。IBEX拍攝的heliotail照片填補了以前星際地圖上的空白,我們成為太陽物理學科學快速發展的第一手證人。”


太陽系尾巴示意圖。白色的是速度較慢的太陽風,紅色部分則是速度較快的太陽風(NASA)

通過結合IBEX前三年的觀測圖像,研究小組發現heliotail結合了快速和慢速移動粒子。側面兩個葉有較慢的粒子,上下兩個葉有較快的粒子。四葉的形狀可以歸因於過去幾年中,太陽在其兩極附近釋放出的太陽風的速度快,在赤道附近釋出的太陽風風力放緩。這是太陽11年​​活動周期近階段的常見模式。

但是四葉尾巴的形狀不和太陽系完全一致。整個形狀有輕微轉動,表明在它遠離太陽時受到磁場的影響,移動時,帶電粒子開始沿本地星系的磁場被輕推入一個新的方向。


此動畫顯示帶電的太陽粒子離開太陽的路徑,沿著磁力線運動。太陽粒子撞擊氫原子後結合其電子成為中性。(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科學家不知道尾巴有多長,但認為它最終會消失,並與其餘的星際空間變得難以區分。科學家們正在基於新的觀測改進對太陽系的計算機模擬,增加對太陽系尾巴的了解。


產生日光層的條件,即向外推的恆星風和向內推的星際氣體達到平衡,這種現象如此普遍,也許大多數恆星具有類似的結構,稱為astrosphere。圖中顯示各種望遠鏡拍攝的三個這樣的astrosphere照片。(NASA/ESA/JPL-Caltech)

據維基百科,星際邊界探測器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顆旨在繪製太陽系和星際空間邊界地圖的人造衛星,由飛馬座XL火箭於2008年10月19日成功發射。這顆衛星的負載包括兩台高能中性原子(ENA)成像儀、IBEX-Hi和IBEX-Lo。IBEX探測器獲得的數據多次震驚了科學界,並推翻了舊理論。首次震驚是因為它發現了一次窄帶高能中性原子噴射。然後它發現了此帶隨時間的移動。另一項令人驚訝的發現是未找到弓形激波。推翻弓形激波理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為幾十年來的研究都是以其為基礎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