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掘「絲綢之路」早在漢代之前就已存在

【正見新聞網2013年07月27日】

據大陸媒體7月27日報導:在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西北的黑水國遺址考古現場,考古工作團隊慢慢颳去表面塵土,一座土坯房的牆體逐漸露出真容。

“這個土坯是用模子脫出來的,然後一塊塊碼成一條線,再一層層壘起來,形成牆體。”考古隊員說,此前中國最早的土坯房發現於湖北省應城市,年代為公元前3000年。黑水國遺址年代晚些,為公元前2100-1500年,但是土坯的做法與中亞相似,其技術可能來自於中亞,最終源頭應為西亞。

“西亞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有了土坯房。”考古隊員說,這能夠證明,在4000年前,張掖地區就已與西方存在文化交流。

“這個遺址裡的很多信息表明,早在史前時期,東西方文化就在這裡碰撞交流,遠早於西漢時期絲綢之路開通的年代。”考古隊員說。甘肅境內近年來大量的考古發現證實,早在漢代之前,東西方通道早已存在。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受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至通往歐洲的陸路交通,從此中國人通過這條通道向西域和中亞等國出售絲綢、漆器和其他產品,同時從歐洲、西亞和中亞引進寶石、玻璃器等產品。

19世紀末,多次來中國旅行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連接中國與西方的貿易通道命名為“絲綢之路”,成為人們研究中西交流的重要課題。然而,當下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絲綢之路”在漢代之前就已經存在,儘管這條通道當時並不以絲綢貿易為主。

2006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馬家塬遺址搶救發掘了一片戰國時期的墓地,出土的隨葬品同樣有諸多“驚喜”:這裡發現的動物紋金箔,是從現今的俄羅斯阿爾泰和圖瓦傳播過來的;而玻璃杯和大量使用金銀器的傳統來自西方。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說,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甘肅境內就有一條比“絲綢之路”更早的中西文化交流通道,但是貿易形式與後來的絲綢貿易並不相同。

“考古和歷史文獻都能證實在張騫以前,這條交通要道就已存在。”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認為,絲綢之路開拓的歷史確實要比張騫通使西域更早。

專家說,《山海經·北山經》裡記載了羅布泊和敦煌。這部古書提到了“敦薨之山”和“敦薨之水”;三條河流和“敦薨之水”一樣向西流,流入羅布泊。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三條河流就是今天位於敦煌的黨河、昌馬河和榆林河。

“這說明早在先秦時,中原人就已經認識到了敦煌和羅布泊。”專家說,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發現的很多玉器經鑑定為和田玉,三門峽東周時期的虢國墓地出土的大量玉器,其原料也來自新疆和田。

蘭州商學院敦煌商業文化研究所所長認為,隨著考古發現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證據會證明“絲綢之路”是一條更為久遠的中西文化交流通道。

“然而古代的絲綢之路可能不是人們有意修建的,東西方文化交流更多的可能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像接力一樣,不斷中轉,在漫長的歷史中,進行著不同文化的互相傳播,‘絲綢之路’僅僅是其中重要的一條。”所長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