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2萬兒童未入校 現代私塾民間悄然盛行

【正見新聞網2013年09月27日】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了私塾教育,讓孩子學習《三字經》、《論語》等古代經典書籍。中國在“孟母堂”被叫停後,現代私塾仍在民間悄然盛行。而社會上對這個“體制”外的“另類”教育爭論很大。

據中國官方網報導,中國大約有1萬8千名小學生沒有走進學校,他們不是選擇在家“上學”,就是進入私塾求學。成都一家私塾老師表示,中國內地“現代私塾”目前有兩三千家,沿海地區比較成熟。

這種教育“復古”的潮流,有兩個原因,其一,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情結;其二,許多家長,對現行教育體制失望。目前日漸僵化的應試教育,在相當程度上扼殺了孩子的個性。而“現代私塾”給了這些家長逃離這一刻板教育體系的空間。

現代私塾 誦讀國學經典

“媽媽,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論語課,我在圖畫課上還畫了一隻蝸牛。”9歲的蛋蛋放學後,跟媽媽分享學校裡的經歷。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蛋蛋在位於成都溫江一個偏離市區的現代私塾上學。由於語言發育遲緩,蛋蛋以前跟家人很少交流,在原來的學校難以融入。蛋蛋的母親張女士一度以為孩子有自閉症,去年9月份蛋蛋退學後上了這家私塾。

如今蛋蛋比以前活潑,下課時與同學有說有笑,臉上時常掛著笑容。蛋蛋從私塾放學後,晚上在家練一下鋼琴、看一會兒童故事書就睡覺,比以前輕鬆許多。張女士認為,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孩子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快樂學習。

這間大才私塾的創辦人嚴興祥介紹說,那裡學生年齡在3到14歲不等,私塾主張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個孩子的天賦和能力進行教育。嚴興祥的辦公室正中間掛著一幅孔子像,每天早上,學生們都來此向孔子行禮。教室裡牆壁上貼著千字文,學生的書桌上擺著論語、易經等書籍,還有毛筆和字帖等。

“開辦學堂2年來,我們的學生從2個增加到40多個。”嚴興祥說,私塾主要開設中文經典、英文經典、音樂、體育等,以薰陶為主,讓孩子了解中西方文化。“學數學則應該放在合適的時間,根據孩子的心智成熟而定。”

對於孩子們未來的出路,嚴興祥表示,只要孩子有一定的文化積奠,後期學習一些知識技能很容易,考大學找工作都不是問題。“私塾培養學生的目的在於根據學生的天性,培養一個合格、完整的人。”


現代私塾在中國大陸悄然盛行,教學主要以誦讀國學經典為主。圖為海口一家現代私塾,學堂裡的老師學生身著漢服讀經誦典。

對於現代私塾的爭論

《太平洋親子》網引述教育專家尹建莉說,當下有很多家長對學校教育不信任,一小部份家長勇敢地獨闢蹊徑,使“在家上學”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但這方面目前還缺乏理論和實踐的支撐,更多人仍處在困惑彷徨中。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太原一位名叫郭尚花的家長表示,“孩子們的智商相差無幾,只要能儘早開發,養成好習慣,形成適合自身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孩子都能成人、成 才。”郭尚花的女兒趙儀就是由母親帶著在家裡“上學”的,不過中學還是在學校讀。趙儀15歲以山西高考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

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博士表示,家庭或私塾式的教學方式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集體精神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不利於與社會實際的接觸。紐約城市大學傑出教授鄺治中則表示,教育方式不一定要整齊劃一。如果家庭的教學條件和水準都很好,讓孩子在家中接受家長的講解與輔導也是可以的。

民眾思成稱,這些家長的初衷是好的,也為此作出了很大犧牲,但這是一種個性化很強的教育方式,與學校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在目前中國特色的中考、高考人才選拔體制下,“在家上學”不符合國情,在當前很難得到普及,其效果還沒有得到確切驗證。

美國home schooling與學校共享資源

這種家庭學校在美國已經非常普遍。在美國,有很多家長放棄公共教育的“福利”,自己擔任教師在家教育孩子或是聘請專職老師,在家上學的人數不斷上升,從2007年的150萬達到了現在的200萬人以上 。

用google搜一下home schooling這個關鍵詞,會發現無數的機構為其提供教具、教材、教程、父母培訓、網絡學校等全方位的資源,有義務的,也有收費的。而為了保證Home Schooling的教育質量,政府對這種教育選擇規定了嚴格的監督與考核制度。

古代私塾 教養教育

中國古代的私塾教育延續了二千多年。其教學十分注重兒童的教養教育,強調兒童首先應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

《正見網》介紹中國古代教育時說,中國古代教育是非常有特色的。它的教材千年不變,就是儒家經典,聖人之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不管朝代怎麼更迭,所學的都是這些內容。社會可以變化,朝代可以更迭,道德不可改變。

中國古代的教育,講究的是“讀書明理”,“知書達理”,不僅是學知識,最主要的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道理會指導人的一生。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