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3年12月14日】
你曾經好奇市面上的食品實際上添加了哪些成分嗎?究竟哪些是應該避免的成分?以下我們列出各種食物中最有害及最容易致病的成分,這些成分可能會導致癌症、糖尿病及心臟病,進而造成龐大不必要的醫療花費。
如果想要保持健康、遠離醫院,應該要詳細閱讀產品包裝上的成分標示,確保自己免於這些有害成分:
丙烯醯胺 (Acrylamide):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接觸到高溫之後所產生的有毒致癌化學物質,從麵包皮到洋芋片都有其蹤跡,而且由於不是故意添加的成分,成分標示並未要求標明。
阿斯巴甜:可導致神經疾病、癲癇、視力模糊及偏頭痛的化學甜味劑。
自解蛋白:經過高度精製化的蛋白質,含有自由谷胺酸,主要用於模仿味精的味道。
酚甲烷 (BPA):幾乎所有的食品包裝中都含有的類似荷爾蒙的化學物質,可能導致癌症、不孕及荷爾蒙失調,並會造成男性女性化,促使男性乳房增大及干擾體內激素的分泌。
酪蛋白:牛奶中的蛋白成分,廣泛運用在大豆起司中,聲稱用以取代牛奶成分,但實際上幾乎都是以牛奶蛋白所製成的。
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別稱之一,嬰幼兒奶粉經常可見這種成分。
食用色素:幾乎所有的人工色素都是從石油提煉而來,其中很多還含有鋁。
基因改造成分:食品包裝至今仍未要求標示 (顯然基因改造產業不會希望人們知道) ,但是幾乎所有使用傳統方式種植的玉米、黃豆及棉花等都是基因改造而來。基因改造成分可能會造成不孕,甚至可能會導致細菌在體內產生毒素。避免的方式只有選擇有機的產品。
高果糖玉米糖漿:由化學溶劑戊二醛 (Glutaraldehyde) 萃取且經過高度加工的糖漿,通常還會含有汞。各種市售的產品中都可能含有這種成分,包括披薩醬及沙拉醬等。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肥胖及情緒障礙。
均質牛奶:牛奶中的脂肪被人工處理成較小的分子,以均勻分布在牛奶中而不至於與水分分開。儘管這種牛奶在貨架上看起來比較可口,它卻可能促成心臟病和過敏;相較之下生乳健康許多。
鹽酸化物:無論是鹽酸吡哆醇 (Pyridoxine Hydrochloride) 或鹽酸硫胺素(Thiamin Hydrochloride) 都是化學形式的維生素 B群,主要添加在產品中以吹噓維生素的含量。但是這些只是合成的非天然維生素,從營養學來看幾乎沒有任何作用,甚至可能有害健康。菸鹼酸(Niacinamide) 及氰鈷胺素 (Cyanocobalamin) 也是必須注意的成分。
水解植物蛋白:經過高度加工的大豆蛋白,主要用以襯托味精的味道。
部分氫化油:以化學催化劑促使油脂在室溫下的狀態保持穩定。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增加動脈阻塞的風險,並且促使血液濃稠,難以交換,醫師經常將此診斷為高血壓,然後以成分與老鼠藥相同的血液稀釋化學藥物進行治療。
磷酸:添加在汽水中以促使二氧化碳溶解並且增加碳酸性。磷酸可以腐蝕鋼釘,常被石匠用來雕刻石頭;軍隊甚至用來清洗戰艦上的鐵鏽。它可能會破壞牙齒的琺瑯質,造成牙齒受損。
丙二醇 (Propylene Glycol):在汽車業被用以讓休旅車防凍的液體,在食品業中會混合人工色素和高果糖漿,再用來偽造如麵包及貝果中藍莓餡的成分。
鈉 (鹽):經過加工的精鹽經常會缺乏微量礦物質,在全營養學中是所謂的“死鹽”,因為它會促成疾病及死亡;海鹽或喜馬拉雅粉紅鹽等真正的鹽分才含有豐富且能夠預防疾病的微量礦物質,如硒、鉻及鋅等。不要相信商店中寫著“海鹽”的商品標示,所有的鹽在地質時期都是由海出來的,因此廠商大可自行宣稱他們的商品就是“海鹽”。
亞硝酸鈉:一種添加在加工肉類中以增加色澤的化學物質,可能導致腦癌、胰臟癌及結腸癌。每年都有無數的兒童因為加工肉類中的亞硝酸鈉成分死於癌症。
大豆蛋白:高蛋白營養棒中的主要成分,是食品業生產出來的垃圾蛋白質,由基因改造黃豆混合化學溶液己烷 (Hexane) 所製成。
蔗糖素 (Sucralose):含有氯原子的人工化學甜味劑,研究已經發現甜味劑實際上會促使體重增加而造成肥胖。
糖:經過加工漂白且缺乏營養的甘蔗加工副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幾乎所有礦物質及維生素都會變成糖蜜,再用來餵食牲畜,因為農場動物需要足夠的營養才能生存,但是人類食用卻不然,反而會促成糖尿病、肥胖、情緒障礙及營養不良。
結構性植物蛋白:通常是由基因改造黃豆萃取而來的大豆蛋白混合正己烷所製成,大量使用在素食產品當中。
酵母萃取物:味精的一種隱晦說法,含有高達 14% 的谷胺酸,經常添加在聲稱無味精的天然食品當中。
食品業者經常會使用一些小花招掩飾產品中的成分,例如將糖分以好幾種名稱標示,讓消費者誤以為糖分的含量不高,實際上含量卻超過一半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