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縣衙 古代官場活樣本

【正見新聞網2014年04月01日】

朝堂看故宮,縣衙看榆次。提起古代衙門,戲劇小說中“擊鼓鳴冤”“三堂會審”一幕幕經典畫面浮現眼前,讓我頗為好奇。初冬的一個晴日,我終於有機會一睹封建時代號稱“三晉第一署”的榆次縣級衙署。初進榆次老城步入東大街望眼北側只見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在冬日暖陽的渲染下,層次分明,凝重肅穆,莊嚴巍峨,恰似一屏淡彩的板畫。

俗語道“天下衙門朝南開”,榆次縣衙自然也是坐落在街北,大門面南而開。首先看到的是臨街屹立的牌坊,正中主牌坊為四柱三間式,四根雲紋雕飾大石柱安放在一米多高的草白玉石須彌座上,柱前後抱柱石、石鼓、石獅渾如天成;門頭匾額“民具爾瞻”非常醒目,左右四門眉題 “正風”“敦仁”“崇禮”和“尚儉”。再看兩側各有一個簡潔的兩柱一門式配坊,坊頂柱頭之上,均有一隻向南張望的石獅。作為整個建築組群的序幕,縣衙牌坊給人一種莊嚴雄偉之感。跨門而入從隱蔽轉而豁然開朗,可見用意之精、匠心之巧。

據記載,榆次縣衙有“晉藩首輔”之名,始建於宋朝,建築風格是中軸對稱,六進六出,左文右武,前堂後寢;建有五堂二十六個院落,占地二萬多平方米,房舍四百餘間。經過歷代修葺的縣衙,集中國古典建築藝術之大成。其間牌樓、牌坊、廳、堂、廊、軒、樓、閣,眾多的建築形式精彩紛呈、生動古樸;磚雕、木雕、石雕等古典建築的藝術構件刻工精細、為數極多;五堂、六房、縣丞院、錢稅院、牢房院,以及土地祠、侯祠、衙神廟、獄神廟、馬王廟、思鳳樓等行政管理、文化生活、神廟祭祀系統功能齊全、價值極高,整個縣衙建築群是傳統王權與神權、封建禮制、古建藝術、鄉土特色和官制變遷的實物標本,堪稱中國封建社會縣級政權衙門的歷史見證。

穿過牌坊,就是縣衙三門之一的衙門(即大門),衙門建在台基之上,懸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居中一間留門、左右次間磚牆實封。門楣匾額現 “榆次縣衙”四字,門內設前廊,廊內立著一面巨鼓,傳說中的“擊鼓鳴冤”就是用的此鼓。衙門之後五、六丈開外便是儀門(二門),儀門規模形制基本上同於衙門,不同的是儀門三間均有門,但只有中門大開。穿過儀門,來到寬闊的第二進庭院。甬道中間立著一道石排坊,這道石坊稱為“戒石坊”。所謂“戒石”,就是牌坊後兩側,各立有一塊石碑,刻寫著兩段告戒。庭院兩側有六房。所謂六房,就是明清時代州縣下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個辦公機構。六房只是六個小房間,每房總共也就能夠容納數人而已。看來,整個縣衙的辦公機構可稱為“精兵簡政”!

跨過衙門,進入衙院,眼前寬敞空曠,走過中間的青石路,正面就是知縣發布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和迎接聖旨的地方--縣衙大堂,也即官老爺所升之“堂”了。矗立在台基之上的大堂,五間面闊,為單檐飛椽硬山式建築,檐下掛有橫匾,上書“牧愛堂”,為整個衙門建築群的中心。大堂後面是知縣審理一般民事糾紛、接待外地官員和商議政事的地方稱做“二堂”。二堂為三間面闊,其規模比大堂小了些許。三堂是知縣日常辦公、批示文件的地方,俗稱“籤押房”。兩旁還有幾套小院子,分別是典史院、主簿院、縣丞院和錢糧院。1703年康熙皇帝到山西時曾聽取過時任知縣祖良才的匯報,康熙御筆親題 “劇暑悲難渡,晴秋喜卻回”之聯欽賜祖良才。對聯被做為榆次縣衙的鎮衙之寶懸掛於三堂。

後院是知縣一家生活起居的地方。四堂面闊五間,設前廊,是知縣接待客人的地方。五堂是一座家居的兩層樓房,木樓雕花,極為精緻。上層檐下掛著“槐月軒”橫匾,據說是因五堂內有千年古槐而題。幾百年來堂前槐枝疏錯,槐葉婆娑,月夜槐影橫斜,讓人浮想聯翩。“槐”又諧音“懷”,而“月”則意為千裡共嬋娟, “槐月”就更兼有“懷月”之意,為數百年來為官者不可缺少的情懷。下層門前出檐,檐下也有橫匾,題曰“冰雪堂”,取冰潔雪白之意,喻為官的廉潔品質。縣衙的門也特別有趣,有方形的、火焰形的、圓形的、八角形的,建築技巧頗有情趣,沖淡了縣衙肅默氣氛,默默無語地訴說著衙門深處的歷史。

“一座縣級衙署,半部歷史寫照”,置身其中,細細品味,既可以領略古代衙府的風貌,也能了解封建社會衙門的歷史、政治、文化知識,確實是一趟穿越歲月時空走廊的旅行,心也怡然,意也怡然。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