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真相:吃牛肉或許最不環保

【正見新聞網2014年07月27日】

肉,對許多吃貨而言,是一種永恆的追求。可是,肉產品背後的飼養、加工等過程對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近日,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研究報告,他們通過對美國各方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綜合考慮土地占用、灌溉、溫室氣體排放和活性氮肥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後,牛肉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嚴重,與牛肉相比,豬肉、禽類、蛋類和乳品產業對環境的影響則小得多[1]。這項研究不僅會影響未來環境政策的制定,而且也能促使消費者改良自己飲食結構。

研究小組的領導者吉東·埃謝爾(Gidon Eshel)及其同事使用來自美國農業部、內政部和能源部的數據,對乳品、牛肉、禽類、豬肉和雞蛋這些動物性食品產業中,生產一卡路裡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評估。這些影響包括牲畜消耗的飼料所需的土地面積、灌溉水量、活性氮肥量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果表明,乳品、禽類、豬肉和雞蛋在這四方面對環境的影響相差不大。然而,與這4種行業的平均值相比,牛肉需要28倍的土地、11倍的灌溉用水、6倍的活性氮肥,並且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前者的5倍。

目前最常見的肉雞就是白羽雞,它是陸地上飼料轉化率最高的動物

英國紐卡斯大學單胃家畜產業專家、綜合動物科學小組(Integrated Animal Science Group)領導者伊利亞斯·基裡亞扎季斯(Ilias Kyriazakis)教授雖然認同論文的分析結果,但對其重要性尚有保留:“這項實驗的結果與先前在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做的實驗結果一致。飼養反芻類動物總的來說比飼養非反芻動物對環境影響更大。但研究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究竟要比較哪種商品體系。因為商品體系幾乎能夠預先決定研究結果 。舉例來說,如果把密集的牛肉生產體系和低投入的有機烤牛肉體系進行比較,對環境影響的差別可能會很小。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家畜環境評估和執行合作(Livestock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erformance Partnership)項目已經將這個問題列為不同農業商品比較中的一個主要的誤區。”

不過除去這以因素,研究的意義確實不容質疑。“評估這些細節可能會花更多時間,不過正如你所見,這次的研究結果和我們之前得出的結果是一致的。” 紐卡斯大學生態和水文學教授馬克·薩頓(Mark Sutton)如是說。

薩頓表示:“這次在美國進行的研究證實了此前我們在歐洲進行研究時得出的結論。” ENA是歐洲科學基金會每年發布的對歐洲氮素流動及其效應的評估,旨在對政府和利益相關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建議。“之前歐洲氮評估(European Nitrogen Assessment,ENA)項目估計牛肉的氮使用率(即產品中的氮占飼料中氮的比例)為5%至13%,而禽蛋產業則是25%至49%——前者比後者大約高了4到5倍。的確,極高的土地占用率可能與養牛業用低質量的旱地進行放牧有關,而那些地不適合種植農作物或生產其他飼料。但這一點不應該用來淡化這一現實:美國和歐洲正把大片的土地投入到這個低效的畜牧系統中,而許多優質的農田正被用來種植動物飼料,而不是人類的食物。ENA的調查結果顯示,歐洲從植物裡收穫的氮中,85%都餵給了牲畜,只有15%流向了人類。”

在養牛業,放牧就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薩特說,這樣的現狀令人對食品保障(food security)問題感到擔憂——食品保障是對當下食物可利用性狀況的評估,而它首要關心的便是對能量和營養的供應量是否充足。“社會通常會認為,農業是為了滿足食品保障,然而現實卻是農業去用來滿足飼料保障了。”薩特說:“如果肉類消費量能下降,那麼更多的土地就能真正用於滿足食品保障了。”

不僅如此,對陸地資源低效率的占用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環境。“這篇論文強調了一個關鍵信息:家畜產業,尤其是牛肉產業,加劇了多種環境問題,包括可利用的水資源、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氮污染。”薩特評論說,“牛肉總的環境足跡(environmental footprint)是相當大的,因為它結合了低產率和高產量。結果便是如吉東等人估計的,美國畜牧業帶來的環境負擔中,超過60%都來自牛肉。雖然具體的數字可能與歐洲的不同(歐洲的乳品產業更大),但總的趨勢是類似的:牛肉業主導了美國和歐洲的畜牧業環境足跡。如果歐洲政府想提高總生產效率、減少環境影響,他們應該仔細考慮這些信息。”(編者註:環境足跡,又叫生態足跡,指支持每個人生命所需的生產土地與水源面積。)

研究結果不僅是政府應該納入考量的,薩特認為:“這更是在給消費者傳達一種信息。”他認為,這項研究能促使更多消費者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結構,向更環保健康的方向調整。他說:“避免過多地消費肉類,尤其是牛肉,對環境是有利的。歐洲的一些研究團體試圖通過提倡‘半素食(demitarian)’來將肉類攝入減半。最近ENA的一個專題報告表示,對整個歐洲來說,這樣的方案能夠降低紅肉消費量。目前這一數值是是世界癌症研究計劃(World Cancer Research Program)推薦的紅肉平均日攝入量的207%至107%。這個倡議對我們的個人健康和環境都有好處。”

雖然我國的飲食結構與西方差異較大,畜牧和乳品產業在整體比重上並不大,但考慮到人口數量和有限的耕地,這樣高需求的產業可能也會帶來類似的環境擔憂。作為吃貨的你,下次面對牛排時,還會心無芥蒂地大快朵頤嗎?(編輯:球藻怪)

參考文獻:

Land, irrigation water, greenhouse gas, and reactive nitrogen burdens of meat, eggs, and dairy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idon Eshel Alon Shepon Tamar Makov and Ron Milo doi: 10.1073/pnas.1402183111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