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無與倫比的美麗(下)

【正見新聞網2014年08月25日】

元代龍泉窯

元代鼎盛時期,生產規模繼續擴大,已發現窯址300多處,產品數量和品種急劇 增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時產品器形增大並突破燒造技術,成功燒制出 1米多高的大瓶和70多公分的大盤。元代產品裝飾博採眾長,豐富多樣,不但使龍泉窯裝飾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還把我國青瓷裝飾藝術推向頂峰。


元代 刻荷花紋大盤
 
元代 男傭荷葉燈

元代 八角錐龍盤

元代 鼓丁爐

明代龍泉窯

明 中期以前是龍泉窯的全盛時期,已發現窯址180多處。此時龍泉窯規模不減聲譽依然,仍承燒宮廷用瓷。正統年間著名匠師顧仕成的作品名聲遠揚,特別是明早期 大窯楓洞岩窯址出土的宮廷用瓷,刻花工藝精湛技法嫻熟,釉色青翠將精美紋飾與厚釉的完美結合。以及燒造工藝水平發揮到了極致。明晚期產品釉層淺薄製作粗糙 質量下降,龍泉窯逐漸衰落。


明代的青瓷
 
明代 小海棠口瓶

清代龍泉窯

清代龍泉窯以胎體厚重、造型笨拙,釉色青中泛黃,厚薄不均釉面多有細紋片。以燒爐、瓶、盤為主,有的器物內外底不施釉,部分器物刻有文字和紀年年號,除供器和少數花瓶製作工整外大多胎骨疏鬆、品質粗劣紋飾呆板,龍泉窯趨於衰落。


清代 八卦爐
 
清代 瓷鼓

民國時期的龍泉窯

清 末民初日本  德國  美國先後有人來龍泉搜羅古青瓷,其後國內大批古董商來龍泉淘寶,一批民間制4開始研製仿古瓷,同時也生產新品種。清光緒、宣統年間,孫坑村范祖始、祖裘兄 弟燒制仿古青瓷頗有聲名,民國初期縣城廖獻忠,寶溪鄉陳佐漢、 張高樂、 李君義、 龔慶芳、 龔慶靖、 龔慶平、 八都吳蘭亭、 吳慶麟、 蔣建寅、 黃觀光、 木岱口徐子聰等人生產仿古青瓷備受人們喜愛。許多仿古瓷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民國 大瓷龜
 
民國 連座蹲式蟾
 
龍虎瓶

出土的青瓷碎片
 
南宋 堆塑虎瓶

北宋 五葉雞鈕蓋瓶
 
北宋 五葉狗鈕蓋瓶
 
元代觀音塑像
 
明代鏤空古凳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