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題記 內蒙發現消失千年的「契丹大字」

【正見新聞網2014年08月27日】

中國岩畫學會會員崔越領等大興安嶺岩畫研究學者,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境內的大興安嶺一處崖壁上,跟發現墨書“文字”。經文字專家辨認,初步斷定摩崖上的文字是已消失近千年的“契丹大字”。

“契丹大字”是契丹語的一種文字,跟“契丹小字”統稱契丹文。契丹大字創製於西元920年,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令由耶律突呂不跟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製,有三千餘字,並下詔頒行。後來契丹小字製成後,大字和小字共同使用。

據報導,上述崖壁上的墨書有5處,有200個字左右,經長久以來浮塵覆蓋,大部分都都已模糊,但有一處依稀可見豎排5行約30字,其中有十餘個字筆劃清楚,有類似漢字的偏旁結構。

經權威文字專家辨認、研究、分析,初步確認此處為“契丹大字”摩崖題記。比較清晰的5行文字中,第一行可辨認出“XXXXX五月十×日於XX”;第二行僅辨認出“國”字;第三行可辨認出“志”字。

目前發現的“契丹大字”資料以石刻為主要內容,但由於筆劃繁複、難以辨認,目前釋讀出來的內容很少。上述文化遺址可以確認的是一明顯的“事件記志(志)”,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破解。

據崔越領說,契丹文字由於仿照漢字合成方塊字,筆劃繁複,特別難辨。金章宗明昌二年頒發詔令廢除契丹字方塊字,讓它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元、清時代,契丹文消失在歷史長河裡,直至上世紀初才有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學者開始研究,但能夠破解的數量有限。

據了解,以往發現的“契丹大字”大多是墓葬刻寫,在曠野中發現墨寫《契丹大字摩崖題記》尚屬首次。何況,在遼代的北方興安嶺原野中用筆、墨記事也是難得的,更顯史料的珍貴。對研究這一地區乃至中國北方民族史、人類學都有著重要學術價值。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