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的世界也分社會地位等級

【正見新聞網2014年09月19日】

非人類哺乳動物,例如靈長類的複雜社會行為,科學家已經已經了解了很多。但是,研究鸚鵡的社會,我們又能學到什麼呢?

相比身體而言,鸚鵡的腦比較大,此外,鸚鵡的認知能力也較強。鸚鵡的群體很大,它們生活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像蜜蜂和螞蟻一樣;而且鸚鵡的社會一直處在變動之中,盟友和敵人的角色不斷變化,這又像是那些智力最高的哺乳動物,海豚、鯨、靈長類,或者社會性的食肉動物,比如鬣狗和獅子。

《AUK鳥類學研究進展》(the Auk: Ornithological Advances)雜誌線上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研究中墨西哥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第一次通過社交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手段分析了鸚鵡的社會關係,讓我們可以通過很有趣的視角來研究這些鳥類。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鸚鵡具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包括多重關係和複雜的互動。

研究者們觀察了阿根廷的野生僧鸚鵡(英文名monk parakeet,學名Myiopsitta monachus),以及該物種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人工飼養種群,用以測試幾個關於鸚鵡社會的假說。這些說法雖然廣為人知,之前卻未經檢驗。

我們經常觀察到鸚鵡兩隻兩隻地一起飛行,有假說認為,鸚鵡社會是以“對”為基本單位的。但是,鸚鵡是跟伴侶一起飛,還是隨便跟哪個陌生鸚鵡一起飛呢?

研究者把野外研究和深度網絡分析(in-depth network analyse)結合起來,發現(人工飼養的)鸚鵡很喜歡跟某隻特定的鸚鵡結伴,經常能發現它們呆在一起。一隻人工飼養的鸚鵡,會跟一兩隻鸚鵡格外親密,跟多隻鸚鵡維持著一般程度的關係,只跟很少幾隻鸚鵡關係淡薄。

新研究證明,僧鸚鵡的基本社會單位確實是一“對”鸚鵡,但其他層次的社會結構也可能存在,這一點跟大象、海獅、海豚的社會結構類似。

此外,鸚鵡的社會結構是通過攻擊建立的,研究者觀察了鸚鵡在相遇時互相攻擊的勝敗,藉此確定鸚鵡社會等級的高低。

綜合了這些因素,新的研究顯示,鸚鵡的社會生活包含了多層關係。一隻鸚鵡要確定自己的社會地位,需要認識和記住鳥群裡的其他鸚鵡,記住如何跟特定的多隻鸚鵡互動,還要記住互動的結果。為了維持社會關係,鸚鵡需要相當厲害的認知能力。

“了解鸚鵡的社會系統,是了解社會運行的關鍵,例如它們怎樣學習鳴叫,行為怎樣傳播開來,同樣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其他物種複雜的社會和認知能力是怎樣進化而來的。”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現在國家數學和生物合成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and Biological Synthesis)任博士後的伊莉莎白·霍布森(Elizabeth Hobson)表示。

“多種鸚鵡正面臨著威脅,了解鸚鵡的社會互動的結構,同樣也可以幫助我們管理鸚鵡的種群”。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