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河西走廊也「產」絲綢

【正見新聞網2014年11月14日】

長期以來,主流觀點認為,古代絲綢之路將來自中原、江南的絲綢等“國貨”運往西域,渠道作用是絲綢之路的最主要價值。近期,學者通過研究甘肅高台出土的魏晉壁畫磚發現,絲綢之路不光“運”絲綢,其甘肅段的河西走廊地區也“產”絲綢。

從上世紀末開始,考古工作者在甘肅省高台縣駱駝城、許三灣遺址搶救性發掘9座魏晉墓葬,出土魏晉時代墓室壁畫磚400多塊,被譽為“魏晉社會連環畫”。高台縣駱駝城南苦水墓葬曾出土《採桑圖》壁畫磚,畫面中有一高大桑樹,枝葉繁茂。樹木左右各繪一女子,一手提籃子,一手在樹上採桑葉。類似內容的壁畫磚雖然數量不多,但有專家認為,足以說明當時河西地區絲織業有一定的規模。

在高台出土的木簡牘衣物疏中,也有關於絲綢半成品的記載,也可作為絲綢之路產絲綢的佐證。在《都中趙雙衣物疏》中,載有“故綿六十斤”。“‘綿’既以‘斤’論,就只能是紡織衣物的蠶原料,未紡織前擰結成團狀。”高台縣文物局局長說。

高台縣文物部門在駱駝城西南發掘出的魏晉壁畫磚室墓葬進一步證明了這一觀點。參與發掘的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該墓葬後室後壁繪有3層壁畫形像,表現了由綿而帛、由帛而衣和女僕打理主人衣物準備穿用的過程。下層鑲嵌有3塊畫磚,左右兩塊畫擰結成團狀的“綿”,中間繪“束帛”,是一捆已織成“雜彩”或“綿絹”的絲繒品,表明成匹的布帛乃由一團團“綿”紡織而成。中間一層亦鑲嵌3塊畫磚,左右兩塊各繪一箱子,中間一塊繪3件做好的成衣,表明箱子裡盛放的是衣服。上層中間一塊繪“侍女開箱圖”,一女子揭開箱蓋,為主人打理衣物,準備穿用。

“這些證據都表明,至遲在十六國時期,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甘肅河西地區,已經能種桑養蠶,生產絲綢。當時的河西不僅僅是中西絲綢貿易的運輸地,也是絲綢的生產地。”局長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