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發現新物種 彩虹大臍蝸牛

【正見新聞網2014年11月28日】

據美國國家地理:台灣東部有種緩慢爬行的蝸牛,最近被確認為新物種,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研究團隊將它命名為“彩虹大臍蝸牛”Aegista diversifamilia,是台灣特有種。“彩虹大臍蝸牛”分布在蘭陽溪以南的低海拔森林,這次的樣本是在花蓮崇德隧道附近的森林被發現。新種蝸牛的研究已經在2014年10月發表在《ZooKeys》期刊中。

認識彩虹大臍蝸牛

台灣蝸牛有300多種,主要有兩大類,其中一類是有肺類蝸牛(Pulmonata),屬於雌雄同體,“彩虹大臍蝸牛”就是這類。

彩虹大臍蝸牛殼寬約1.98~3.24公分,殼高約0.97~1.68公分。分布在蘭陽溪以南的低海拔闊葉林,喜歡棲息在潮濕的林蔭落葉堆中。蝸牛大部分是夜行性,但有時下雨或濕度高的白天也會出來。黃致維表示,有些種類的蝸牛族群數量變化大或是相當稀少,可能花一個小時才找到一隻,所以搜集樣本並不容易。

蝸牛是雜食性生物,吃植物、真菌或肉類,研究團隊不確定彩虹大臍蝸牛在野外吃的是什麼;不過在研究室餵食紅蘿蔔、地瓜等植物,蝸牛一樣吃得津津有味。

是台灣蝸牛還是日本蝸牛?

台灣大臍蝸牛Aegista subchinensis (Mollendorff, 1884),原被認為廣泛分布在台灣全島的中低海拔森林。但是在2003年,研究團隊中的李彥錚博士發現中央山脈以東的和西部的明顯長得不同。黃致維說,彩虹大臍蝸牛的螺塔比台灣大臍蝸牛低矮,且殼寬較大;除了外在形態不同,DNA分析的結果也顯示明顯差異,可區分出是兩個物種。

黃致維表示,就親緣關係來看,彩虹大臍蝸牛更接近日本石垣島的Aegista vermis,而非台灣大臍蝸牛。許多親緣地理學研究都發現,台灣地形、地景變化多樣,如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等地形構造阻礙了生物的擴散,長時間演化下來,分居地理障礙兩邊的族群產生遺傳分化,甚至形成新種。彩虹大臍蝸牛可能就是這樣的例子。

研究蝸牛的困難與樂趣

黃致維表示,研究蝸牛的困難來自許多基礎生態資料的匱乏,只能以現有研究的類似生物來推測。此外,棲地不斷被破壞,包括山邊道路、郊山步道除草、噴洒除草劑、清光落葉堆,都會使無脊椎動物的棲地被消滅。看似整理、美化環境的舉動,實則破壞了許多生物棲地,這些都增加了研究的困難度。

“最有趣的莫過於有新的發現!”黃致維開心地說,不論是自己有新的研究結果、發現某種蝸牛出現在以前不知道的區域,或是發現某個地區的蝸牛多樣性很高、甚至閱讀到新的研究成果,這些都會讓他感到非常有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