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4年12月05日】
一種構成了1/3地球的礦物終於獲得了名字,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多虧微小樣本的發現,該樣本取自1879年墜落到澳大利亞的一塊隕石。
在國際礦物學協會的規則下,科學家只有在分析過礦物(擁有獨特化學組成和晶體結構的固體材料)的自然樣本之後才能對其命 名。但因為這種新命名的礦物只有在地表以下660多千米深處的壓力下才處於穩定狀態,因此它的自然版本仍無法獲得。因此科學家在尋找這種極高高壓的其他來 源:小行星在宇宙空間中的碰撞,例如在數億年前創造了這塊澳大利亞隕石的那場碰撞。通過分析該隕石的一片樣本(如圖),研究人員發現這場碰撞使得這塊石頭 短暫地遭遇了地獄般的溫度(約2100攝氏度)和壓力(海平面氣壓的24萬倍)。該研究小組近日將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上。
在樣本碎片的黑暗脈絡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了直徑為20~30微米的這種礦物的斑點。宇宙中的極端低溫將這種礦物的原子鎖 在適當的位置,並且隕石內部壓力產生的輕微增壓也有助於保護其晶體結構。該礦物是一種矽酸鹽,屬於鈣鈦礦家族。這種礦物被命名為bridgmanite, 以紀念194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Percy Bridgman,這位物理學家是在高壓下分析礦物質和其他物質的先驅。
研究人員表示,之前的研究顯示,地球70%的下地幔(位於660千米至2900千米的地下)是bridgmanite。這意味著地球的38%是由這種被新命名的礦物質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