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你思考的力量能影響健康和壽命

【正見新聞網2016年03月14日】

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和治療的研究進展高張都能使人們延長自己的壽命,尤其是自從慢性疾病治療和從事不健康的行為是已知的危險因素致使提早死亡;然而,從一個追蹤超過六千位成年人的長期研究發現,某些心理因素可能是使我們能活多久的預測變量。

這些發現被發表於〈心理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這是一個心理科學協會的期刊。

你如何看待死亡會影響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我們的研究顯示有兩個心理因素:較低的自我健康評估和在處理與年齡相關的減退期之速度,看來是中年人與老年人在提高的死亡風險上極為重要之指標。”瑞士日內瓦大學的心理科學家史蒂芬阿榭勒(Stephen Aichele)這麼說到“這些訊息將有助於診斷的準確性和採取適時地干預措施”。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逐漸地匯整有關我們有活力的和情緒的狀態會如何影響健康和/或疾病的研究。我們如何在感情上連結到我們的整體健康和福祉的確可能比任何補充物、食品、運動、醫療干預或健康治療更具有意義。

你的身體根據你思考、感覺和行動的方式做出回應。這一般稱為“心靈/身體(身心)連接”。當你感覺緊張、焦慮或沮喪時,這是你的身體在試圖告訴你有些地方不對勁了。例如,高血壓或胃潰瘍的發生可能是起因一個倍感壓力的事件發生後所引起的,如親人的死亡。

阿榭勒和他的同事派崔克瑞畢特(Patrick Rabbitt)(牛津大學,英國)和保羅吉斯勒特(Paolo Ghisletta)(日內瓦大學,瑞士)感興趣的是研究關於認知、人口、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變量來預測死亡風險的相對影響力。雖然先前的研究對這些變量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一些線索,然全面性的長期研究卻少之又少。

“這是早已知道的事,如疾病、社會和經濟的劣勢、認知能力的下降和社會的支持,這些特定因素決定我們在年老後能活多久”阿謝勒解釋說。“問題是,這些(變量)和其他死亡率的標記已經分別進行測試,而不是放在一起測試。有鑒於他們彼此間強烈地關聯,這使得它難以確認哪些變量最具影響死亡的風險。”

為了解決現有研究的這個差距,阿謝勒和其同事轉而求助於認知曼徹斯特長期性研究(Manchester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gnition);當他們開始研究時,審查了29年間從年齡41至96歲的6,203位成年人所收集來的數據。

匯集來自15個不同任務的數據,研究人員研究了參與者表現於橫跨五個領域的能力認知∶固定智力、流動智力、語文記憶、視覺記憶、和處理速度。各項任務,所有行之有效的認知能力測量,皆給予了12年的時間進行四次測量,以讓研究人員評估參與者的基準行為,以及各個領域裡隨時間變化的行為。

為了評估參與者的健康,研究人員使用了康奈爾醫學指數(Cornell Medical Index),這是一種包括共有195項有關於病理症狀的生理和心理疾病詳細清單的測量。

最後,研究人員觀察參與者的各種生活方式的因素,包括自覺健康、處方藥數量、睡眠模式、興趣喜好、休閒活動和社會互動的主觀報告。

那些認為自己是自律、有規律的成功者其壽命更長,比起對自我生活要求不太有責任心的人,降低了多達89%罹患阿茲海默症(又譯老年痴呆症)的風險。當你善於集中你的注意力則你能使用更多的腦力,這兩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一位芝加哥拉什大學(Rush University)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教授,羅伯特威爾遜學博士(Robert S. Wilson, PhD)這麼說。

約有17%的美國人為一夜致富者。他們有積極正面的人生觀、使命感和社區歸屬感,而且比約10%的“飽受煎熬者”非自我感覺良好的成年人更為健康。我們大多數人是介於兩者之間。瑞凱斯(Corey Keyes)博士,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社會學教授說“我們應努力健康的發展,找到自我生活的真諦。”

使用兩種類型的統計分析,研究人員能夠評估在預測參與者的死亡風險上共計有65種不同的的變量的相對重要性。

結果揭示在主觀上的健康和精神的處理速度是兩個最強的預測變量,也就是說,更好的自覺健康和較小的處理速度下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使死亡風險降低。

身為一個女人也與死亡風險降低相關聯,而多年的吸菸亦與提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有關於兩種心理因素的影響,相對於已知的醫療風險因素如心血管症狀,則令人感到意外:

阿謝勒解釋“該心理變量如此強烈地連結著死亡風險的結果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因為很多現有的證據支持的假設,即在醫療上的或生理上於年老時求生存的最強預測為該假設。”

這些發現可能對健康的專業人員提供了有用的見解,他們需要更好的方法來確定個體提早死亡的風險。

研究人員總結:“解決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將需要大量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風險因素,如人口統計變量,健康狀況,功能能力,心理能力和社會的支持。”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