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寂靜可讓你的大腦真正成長

【正見新聞網2019年07月04日】

2011年,芬蘭旅遊局開展了一場以寂靜作為主題的旅遊營銷活動。他們試圖吸引人們前往芬蘭,體驗這片寧靜之地的美麗。

事實上,芬蘭的寂靜之旅可能給大腦帶來很有益處東西。

發表在《大腦結構和功能》雜誌上的小鼠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使用了不同類型的聲音環境實驗研究其對小鼠大腦的影響。結果發現,當小鼠每天處於兩小時的寂靜環境後,它們的大腦會在海馬體內形成新的細胞。海馬是與記憶,情緒和學習相關的大腦區域。

大腦中新細胞的生長並不一定能轉化為有形的健康益處細胞。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英姆科·克瑞斯汀(Imke Kirste)表示,細胞似乎成為功能神經元。她說:「我們看到寂靜真的有助於新生成的細胞分化成神經元,並整合到大腦系統中。」

從這個意義上說,寂靜可以讓你的大腦真正成長。

研究還定義了大腦功能的「默認模式」,表明即使大腦「休息」,它也會永遠積極地內化和評估信息。

後續研究發現,在自我反思過程中也使用默認模式。在《人類神經科學前沿》期刊的一份報告中,科學家約瑟夫·莫蘭(Joseph Moran)等人認為,大腦的默認模式網路在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和特徵(自我反省)的心理任務中被觀察得最為密切。

莫蘭及其同事說:「當大腦休息時,它能夠將內部和外部信息整合到有意識的工作空間中。」

當您不被噪音或目標導向的任務分心時,似乎有一個安靜的時間,讓您的有意識處理事物。在默認模式,可以幫助您以富有想像力的方式思考深刻的事物。

目前的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噪音可以對我們的大腦產生明顯的物理效應,導致應激激素水平升高。聲波通過耳朵作為電信號到達大腦。即使它正在睡覺,身體也會對這些信號作出反應。據認為,與記憶形成和情緒相關的杏仁核(位於大腦的顳葉中)被激活,這導致應激激素的釋放。如果你生活在一直嘈雜的環境中,你可能會經歷長期高水平的壓力荷爾蒙。

《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報告研究了德國慕尼黑機場搬遷對兒童健康和認知的影響。康奈爾大學人類生態學教授加裡•埃文斯(Gary W. Evans)指出,暴露於噪音的兒童會產生壓力反應,導致他們忽略噪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孩子不僅忽略了有害的刺激,而且還忽略了他們應該注意的刺激,例如言語。

埃文斯說:「這項研究是最有力的,可能是最明確的證據,即,噪音即使在不產生任何聽力損傷的水平下也會導致壓力並對人體有害。」

寂靜似乎與大腦產生相反的噪音影響。發表在《心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兩分鐘的沉默可以證明比聽「輕鬆」的音樂讓人更放鬆。研究人員根據他們在大腦中的血壓和血液循環中發現的數據變化得出了這些結果。

寂靜還能補充了我們的認知資源。廣泛研究已經證明雜訊污染對認知任務性能的影響。已經發現噪音損害了工作和學校的任務表現。它也可能是動機減少和錯誤增加的原因。受雜訊影響最大的認知功能是閱讀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

研究還得出結論,暴露在飛機飛行路徑,鐵路或高速公路附近的家庭或教室的兒童閱讀成績較低,而且他們的認知和語言技能發展較慢。

但這並非全是壞消息。大腦有可能恢復其有限的認知資源。根據注意力恢復理論,當你處於感覺輸入水平較低的環境時,大腦可以「恢復」一些認知能力。在寂靜之中,大腦能夠放下它的感官守衛並恢復一些因過度噪音而「失去」的東西。

因此前往芬蘭可能就是您要做的事情。在那裡,您可能會找到幫助您的大腦所需的沉默。或者,如果去芬蘭現在對您有點遙不可及,您可以在附近的一個安靜的地方散步。這可能會給您和您的大腦帶來一個美好的世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