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認同心理想到的

文華


【正見網2004年01月10日】

行為科學研究人類發現,我們每個人除了有強烈的個體生存意識外,還有想被他人認可尊重認同的期望,想從他人那得到幫助和安慰的心理,所以我們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我們需要集體的認同。我們想通過發展自身能力得到他人的讚賞,想創造一個溫暖的環境使自己有歸屬感。

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表揚鼓勵的話,都喜歡得到周圍人的支持和欣賞,無論干成一件事或沒幹成一件事,我們都想跟別人分享自己內心的快樂和憂傷;當這種認同心理表現過頭時,就會產生顯示炫耀心理,或者反過來標新立異以示不同,或當不被認同時所產生的孤獨自卑情緒;再走極端一點,就會發展成虛榮心和嫉妒心,為一口氣活著,為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活著,為了這些名利情活著。更有甚者,當別人不認同自己時,小則發生爭吵,大則就想用武力去征服對方,強行讓他人認可自己的觀點,強行讓人接納自己,於是人類就有了戰爭,有了獨裁暴君,認可心理是其原因之一。

那佛是什麼呢?從該字的結構看,弗就是非,不等否定詞。佛就是非人,不是常人的人。在人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認同心理,在修煉人來看就是執著,就是必須要去掉的髒東西。師父在《轉法輪》中講過路師父給人開天目時談到覺者的境界:「因為度人是不講條件、不講代價、不計報酬、也不計名的,比常人中的模範人物可高得多,這完全是出於慈悲心。」覺者幫人做了好事,根本不用讓人知道,是完全不記名的,是不需要人欣賞和讚揚的。相比之下,我們做了一點小事,為甚麼還要顯示呢?境界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常人中尚有特立獨行、任勞任怨、默默無聞作奉獻的好人,修煉人就更應如此了。道理雖然簡單,可做起來就不簡單了。比如和尚以及苦修的人,一輩子呆在廟裡或深山老林裡,他們吃的最大的苦就是忍受寂寞。難耐的寂寞啊,會把意志薄弱的人弄瘋的。在修煉中有時我們也在有意無意地尋求別人的認可。為甚麼我們喜歡找和自己認識相近的同修交談呢?當自己認識不被認同時,為甚麼心裡放不下,總想找個同盟軍呢?修煉沒有榜樣,也沒有順風車,每個人走的路都不一樣,怎麼能強求一致呢?為甚麼非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呢?

這讓我想到國內邪惡環境中同修的艱難,假如在洗腦班在勞教所在監獄裡,就我一個人修煉,或者就在自由的環境中,周圍就我一人修煉,怎樣在堅定自己的信念的同時,擺脫掉人骨子裡認同心理的左右,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每當我閱讀國內同修的證實法的經歷時,感到自己跟他們的差距是如此巨大,回頭再看自己所謂的關和難,簡直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有什麼理由走不過來呢?

個人體會,敬請指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