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中的今天 (七)

正見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4年03月18日】

預言是科學

再回到撞球這個話題,現在也許我們能從不同角度來看。一個人,認識到牛頓力學時,他就能根據力學原理預測球撞擊過程,這個敘述多數人能理解接受。但是如前節提出的特殊例子,準確到預測了球賽的過程,預言了最後的勝利者,我們就覺得不可思議了,無法思維了。其實從現代科學來認識,這個現象也能說得通,假如這個人能進入到未來,把整個比賽觀看後,再回到現在,他是不是就能憑著記憶進行所謂的預測,是不是能預測比賽過程,甚至細節與結果呢?所以突破時間限制進入包含時間軸的四維空間,三維空間問題似乎變得簡單了,這樣預測在方式與準確度完全是另一種形式、另一種概念了!如前節所談的,突破時空的進行預測,就現代理論上講不是問題,而是能不能突破光速行進、突破時間限制才是問題的所在。

談到此處,在2001年世界最具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有篇值得我們深思的醫學報告,荷蘭心臟專家Pim Van Lommel發表了一個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NDE)的報導,拉曼爾醫生及其同事對在1988-1992年間被成功搶救的 334 位 26-92 歲的突發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追蹤式瀕死體驗研究。其中一個病例記述的是44歲的心臟病患,救護車將他送往醫院途中,已無呼吸、心跳、意識處於醫學上的死亡狀態。當醫護人員以心肺復甦術搶救他的過程中,一位護士為方便救護,而取下了病人的假牙。事後這位病患幸運地被救活了,在他甦醒後,一見到那位護士時,立刻認出她來,並指出他的假牙取出後放置的位置,詳細地敘述了他意識脫離肉體看見的情況,包括整個搶救的過程,甚至一些特殊超常的景象。我們不禁要理性地問:一個處於死亡狀態的人,怎麼還有意識、還有記憶呢?

這篇醫學報告其實不是最早提出這種現象的,瀕死體驗在中外歷史都有記載,近代系統的研究大概源於十九世紀未,受到重視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包括中國大陸在唐山大地震後也做過系統的調查研究。那麼對這個獨立於大腦之外的意識體,或稱之為靈魂這樣的概念,對長期深入研究人體,建立「大腦是精神中樞」觀念的現代醫學界,並不是種很容易接受的概念。因為這意味著:現代醫學透過解剖對人體完整的認識,所建立的看似完美的理論其實並不完整,觸及了現代醫學的醫療行為一直只能局限在肉體的窘境。《柳葉刀》上的這篇瀕死體驗的研究代表著主流的科學逐漸打破舊有觀念,慎重地重視起對人類意識(過去稱為靈魂)的研究。1994年美國著名的統計公司蓋洛普公司,調查發現幾乎在美國就有一千三百萬的美國成年人有過瀕死體驗,還不包括兒童的瀕死體驗。而且研究發現,大概35%人在接近死亡時期會有瀕死體驗,說明這個瀕死體驗還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不只是瀕死體驗,其實其它形式的意識離體經驗很多人都有過,有的人就有能力意識離體穿越距離看到遠方地區的景象,像坐在經過設計的密閉實驗室,人能像親臨現場般觀察到遠方某城市的鬧區當日商店櫥窗內的擺設情景。這在古代東西方歷史都有記載,東方文化裡認為人不僅有靈魂,而且認為靈魂不死,生命是輪迴的概念,人有前世。通過催眠實驗,科學家也不得不承認人類確實存在的許多記憶與今生今世的學習、經驗無關。這類的研究、報導其實都被現代科學重新發現了,都是真實的現象。

這些發現其實也讓「預言」更具有科學意義了,為什麼?我們剛才談到了要突破時空,不受時間制約,首先必須克服光速,如果過去的預言家只是意識體來到了未來,物質肉體仍在當時的時空,這個意識體、或稱靈魂,在我們這空間就是以「能量」狀態存在,能量從物理的角度就是種波動:E=hg( E:能量,h:普郎克常數,g:波頻率 )像電磁波,也就是各種不同頻率的光,頻率代表的就是能量,而我們肉眼能看見的只是可見光,所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光是肉眼看不見的。在瀕死體驗中很多人看見「光的生命並感受到和善的強大能量」、「瞬間看見自己的一生」、「感官的感受更為敏銳強烈」、「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看見別人搶救自己的肉體」等等典型的特殊現象。這很明顯都不是單一時空,不是一般我們生存三度空間的景象,這都像進入相對論的假設狀態,時間的限制被突破了,是個更高維的空間。當時間軸變成相對軸,像條走廊可以往前可以向後時,這就進入了四維空間的世界,我們可以想像差一維對世界的認識是天壤之別,截然不同。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讓大家開闊一下我們的想像力,像螞蟻的視界是平面,就是二維空間概念,所以如果有一幅名畫給螞蟻欣賞,可能很折騰了。這隻螞蟻得有序地把畫分割成無數行或無數列,然後把影像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讀起來,動作可能像個電腦的掃描器般,全部讀取再用非常豐富的記憶力與想像力把他們組合起來,在它的腦子裡有序地組構成一幅畫,姑且不論是不是原畫重現,就是距離軸限制了螞蟻的視野,也限制了螞蟻的能力。可是這對三度空間的人類來說,看一幅畫是件非常輕而易舉的事,一眼看過去就完事了,再大一點的像敦煌的大型壁畫佛像,只要調整距離,站遠一些就一覽無遺,同樣地也能縮短距離,靠近畫仔細觀賞畫工的細膩,這情況對螞蟻而言這麼龐大訊息可能窮其一生也辦不到。同樣的道理,當一個生命進入四維空間狀態,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是不是一眼看過去一瞬間就看完了,像三維空間看二維的畫一樣。當然也能選擇一個特定的片段時空,仔細觀察過程細節,像四維看肉體被搶救的過程,不跟三維空間調整距離軸仔細看壁畫是一樣的道理嗎?甚至可以跟同樣處在高維空間生命進行溝通,這不就是理所當然的嗎?同樣道理,這時四維的生命看到三維空間景象雖然是連續、立體的,但是卻只是影像,不能與影像的人物直接溝通,因為這時候自己是處於像光的生命,沒有固定於三維空間的肉體,速度與時空差異太大太大了。所以理論上進入四維空間生命並不會造成歷史改變,但是看人的一生,如果是七十歲,就不用七十年,就是一瞬間的事。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差了一維整個空間概念、生命狀態、能力出現截然不同的型態!

從這個觀點,過去的預言家是不是透過特殊的形式,他的意識能量體(靈魂)進入了一個更廣四維空間,看見了更大區域、更長時間人類社會活動的變化過程。認識到了四維空間上的涵意,再回到當時空間,憑著記憶再把所見的,以隱晦、暗諭方式把這一切寫出來,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預言」呢?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歷史上中外預言總是以隱射、間接方式表達,很明顯預言家並不是想改變歷史,因為他明白更深遠的含意,主要是想把這個內涵告訴世人吧!也許用個比喻更容易了解,如果前面那隻螞蟻有了人的眼睛,看懂這幅畫的內容意義,他不會想去改變畫的內容,他必然會把看的這一切,想辦法也讓其他只有二維認識的螞蟻認識到,因為思想觀念、生命狀態都有很大差異。這也合理解釋,為什麼真正的預言有這麼高的準確性,根本不是三維空間概念,一般人也就不容易認識了。這個現象我們用現代科學是可以合理解釋的,一般我們把這現象仍然停留在科幻階段或電影小說中的情節,主要是觀念中直覺地認為:讓人體這麼大物質以類光速飛行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人體存在一個意識體,或稱靈魂,那麼一切就變成可能,而且非常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預言是科學,是涉及多維時空的科學!

當然,還有很多預言是通過周易等理論推演,加上對天象星象的觀測得出的。這裡就不著重談了。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