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0年12月31日】
今年3月,來自倫敦的傳染病顧問Joanna Herman成為了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之一。他沒有入院,發病12天後他的急性症狀就消失了,以為下個星期就可以恢復工作。但9個月以後,他依然受"慢性新冠"症狀的折磨——胸口疼痛、短暫的散步後都會出現的嚴重疲勞。情況不好的時候,連正常的對話都很困難。
研究人員指出,全世界超過4,600萬新冠案例中,至少有數百萬患者像Herman一樣存在"慢性新冠"症狀,包括記憶力衰退、嚴重疲勞、心律不齊甚至殘障等。但令許多科學家感到驚訝的是,受影響的不止是重症患者,許多像Herman一樣輕症甚至無需入院的感染者,也在"康復"後出現嚴重的後遺症。
何謂"慢性新冠"?
根據8月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的研究,"慢性新冠肺炎"被定義為自發病日起症狀持續超過12個星期的病症,研究估計在所有確診患者中,約有10%出現"慢性新冠"症狀,而許多其他相關研究的估算比重要高於這一數字。
其症狀涉及身體各個系統,包括記憶衰退、認知問題、嚴重疲勞、消化問題、心律不齊、頭痛、血壓不穩等,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嚴重的還有殘疾。
疫情初期許多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優先安排重症患者進行治療,輕症患者則被建議留在家中。圖為今年4月美國一家醫院專門治療新冠病人的醫護人員在深切治療部診治病人。
包括Herman在內的許多輕症以及年輕、沒有嚴重病史的患者,更是在後期出現了"康復"前都未曾發生的症狀。一位43歲的美國律師摩爾(Elizabeth Moore)表示,她在4月底病情好轉時,"以為戰勝了這個病,欣喜若狂",但就在她抗體檢測呈陽性的同一個月,健康狀況又急劇惡化,心動過速、血壓不穩甚至腸胃病等接連出現。3月得病以來,她暴瘦將近14公斤。一些症狀雖然在藥物的幫助下有所緩解,但記憶衰退的問題仍然存在。
現有研究尚未明確長期患者需要多久康復,但一項針對武漢的長期後遺症患者的研究顯示,身體機能障礙及併發症可能在一些康復出院的患者身上持續至少六個月的時間。
為何"陰魂不散"?
雖然許多流行性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伊波拉(Ebola)、甲型H1N1流感等都會給患者帶來睡眠問題、肌肉疼痛等長期症狀,且即便在體內病毒消除後依然可能存在,但專家表示,新冠病毒的影響比其他的傳染性病毒影響的範圍更廣,包括心臟、腎臟、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等等。
而造成長期影響的原因也未有定論。其中一種主要的觀點是,在病毒消失之後,此前病毒引發的免疫系統活動及炎症反應仍然在影響身體各個器官或神經系統;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病毒可能已經從身體大部分器官清除,但仍在個別部位徘徊;此外亦有可能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導致。
怎麼辦?
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斯林(David Strain)教授警告稱,若找不出長期症狀的成因,治療方法也將難以確定。包括《刺針》(The Lancet)、《英國醫學期刊》等多家權威醫學期刊均在近期撰文,呼籲學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科學證據以填補對這一慢性病的認知缺口。
但與此同時,社會其他各界也應採取積極措施來應對。來自紐約的康復科醫生普特裡諾(David Putrino)表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會自行好轉,且需要至少6個月的系統性康復治療。英國在11月已經推出40家指定診所來幫助"慢性新冠病"患者應對身體及心理的多重問題。
此外,《刺針》一文指出,在沒有對"慢性新冠病"統一、清晰的臨床定義、缺乏有效治療方法的情況下,醫療從業者務必用心聆聽患者的經歷及擔憂。疫情初期對新冠症狀缺乏了解的經驗告訴我們,醫患間誠實的溝通、對症狀的認證的有無會直接影響療效,而"那些錯誤不應該在新冠長期病的應對中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