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發現高破壞性的新種愛滋病毒 2年就發病

【正見新聞網2022年02月04日】

(圖)藍色的T細胞遭到黃色的HIV病毒攻擊。

美國病管局在1980年發表「後天免疫缺陷症」(愛滋病)的流行警告已40年,該病毒已經影響了全世界3800萬人,已造成3300萬人死亡,而且,醫學界還是無法徹底治癒愛滋病。牛津大學大數據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在荷蘭發現了一種新的、高破壞力的 HIV病毒株,感染後的潛伏時期較短,病毒濃度更高。

醫療訊息(MedicalxPress)報導,這種新變體稱為HIV-VB variant,就是變體亞型的意思,在發病前的血液病毒濃度要高出標準型的3.5到5.5倍。更嚴重的是, VB變種造成免疫系統損害的速度還是標準型的2倍,意味著從「帶原未發病」到「明確已發病」的時間更短,從原本的8年發病,降至2~3年就發病。

所幸,感染VB變體的患者在就醫治療後,免疫系統恢復速度和存活率都與典型患者相似,也就是並未出現抗藥性,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顯得至關重要。

VB變體是從BEEHIVE研究項目的17名HIV陽性患者身上發現,其中15人來自荷蘭,比利時與瑞士患者各1人。研究人員隨後分析了荷蘭6,700多名HIV陽性患者的病毒型,又發現92人是VB變體患者,使總數達到109人。

分析病毒遺傳變異模式,研究人員估計VB變種首先出現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的荷蘭,到了2000年以後,它傳播的速度趕上標準型HIV,直到2010年出現下降。下降的原因是歐洲的有效治療率足夠高,抑制了傳播。

(中時)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