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罕見的草地螟蟲害

周同 編輯


【正見網2004年06月23日】

據中國官方消息,草地螟成蟲 5 月以來在中國北方地區大暴發,暴發程度與面積均為多年來罕見。消息說,北方 8 省(區)目前草地螟成蟲發生面積約 1.2 億畝,其中黑龍江 5720 萬畝,內蒙古、山西、河北、吉林、寧夏發生面積均超過 1000 萬畝,陝西、遼寧分別發生 400 多萬畝。

草地螟是一種突發性害蟲,一夜可順風飛行250公裡。幼蟲食性很雜。一般幼蟲密度30頭至200頭/平方米,最高達1500頭/平方米。草地螟幼蟲體長21毫米,頭排列不規則的深褐色斑點,背中央有白色縱線三條,危害小麥、 燕麥、馬鈴薯、玉米、高粱、亞麻、甜菜、大豆、向日葵等200多種作物。

它的危害特點是初孵幼蟲取食葉肉,殘留表皮,長大後可將葉片吃成缺口或僅留葉脈,使葉片呈網狀。由於幼蟲來勢猛,突然暴發,防治不及時,吃光一塊地後會群集遷移到其他地塊繼續危害,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面積絕產或毀產。
 
報導說,今年草地螟成蟲發生早、範圍廣、密度高、歷期長、威脅大。今年越冬代成蟲發生期一般提前 8―15 天,重發區集中在內蒙古、寧夏兩區的大部,陝西、山西、河北 3 省的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 3 省的西部,其中黑龍江涉及 7 個市的 45 個縣(市、區)。發生範圍比常年南移近 1.5 個緯度,農田、草地、林帶,甚至城鎮、草坪、廣場等地均有發生,成蟲高峰期一般日單燈誘蛾量多達萬頭以上,從蟲源量上看已經構成大發生態勢。

目前北京市延慶縣已發現草地螟。初步預計全國幼蟲發生面積在 6000 萬畝以上,將對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

人與環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