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2月24日】
【原文】
出自於《莊子•天下第三十三》:
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評註】
「內聖外王之道」語出《莊子·天下》篇,雖然並非儒家所創,但後來被儒家所採用。這是由於「內聖外王」一語體現出儒家的核心思想和人格理想:內聖,是內而成就聖賢之德;外王,是外而推行仁政王道。其思想內涵集中體現在《大學》三綱八目「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前五者為「內聖」,後三者為「外王」。
《莊子·天下》篇中提出了天人(不離於宗)、神人(不離於精)、至人(不離於真)、聖人、君子及以下百官和百姓七種人。其中,天人、神人、至人的特點是與天合一,超然物外。聖人位於其後,境界較之低於前三者,但聖人也是知道之人,窮神知化,經綸天下,居於承上啟下的核心地位,上通於天人、神人、至人,下通於君子以及百官,且理萬民。
在中國上古文化中,「聖」之原初字意是指某種溝通神靈的能力。「聖」繁寫為「聖」。許慎《說文》:「聖,通也,從耳,呈聲。」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聖從耳者,謂其耳順,… 言聞聲知情。」「聖」人,即通神之人。「聖王」一詞最早見於《左傳·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言鬼神之情,依民而行。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在歷史的發展中,隨著儒家思想的融入和流變,使得「內聖外王」的基點從聖王之道降為仁君之道,「內聖外王」失去了「虛無為本,因循為用」、「以天為宗」等內涵。同時,「內聖外王」也成為君子、百官和儒生的理想人格追求,並以此作為一種治國結構,從由內聖而外王的本末體用關係,逐漸走向分離、分立,並演變為以外王事功為目標和衡量標準。
【評析】
《莊子·應帝王》是內篇中的末篇,體現了莊子治理天下的思想。「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意思就是說,你的心境要恬淡虛無,清靜無為,順應自然萬物的本性,沒有半點個人的偏私,這樣天下就可以大治了。」莊子對宇宙萬物的認識是基於道,世間的一切變化也都源於自然,人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
基於此,其莊子「內聖外王」的內涵是順應天道,順物自然,以不治為治,無為而治。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無容私焉」,而「內聖外王」內涵後來的演變都離不開這個「私」。在歷史變遷中人類社會的道德下滑,慢慢的就與神漸行漸遠,越來越注重人為的作用,看不到人類歷史的發展與變化都有其內在的規律,非人力所能主導。
「內聖外王」是儒家思想體系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內聖」與「外王」合一,「修己安人」意在道德和事功的結合,內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結合,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的結合。在《大學》闡述的「內聖外王」思想中,內聖是根本,內聖是體,外王是用「止於至善」則是「內聖外王」思想的最高追求。「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儒家思想又是以入世為基礎的,以人類自身之力來解決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為起點,因此歷來儒家都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其價值體現。與老子重天道相比,孔子更看重人道。他雖然講「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但是並沒有將「命」看作神秘的上天意志,而是將之視為人生無法抗拒的必然性。人自身必須通過「修己以敬」的內省方式來使自己實現「內聖」,達到人間「至德」——「仁」。孟子認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將人格的導向指向了天理,強化了個體主觀能動性,更注重發揮人的精神力量實現天人合一。人之為人的修己過程不再是悟天道的「無為之行」,而是體認與踐行天德良知的「有知之行」。而且「知」的目的性非常明確,是服務「行」的知。
因此,儒家更為重視以人為基點修身的「超凡入聖」和外王的事功,不再是「無為無不為」的內聖外王之道。這也意味著「內聖」與「外王」分野的開始。由於人世間處於反理和迷之中,人類的道德下滑又會使人的私慾更為充分的顯露出來,因此也就更難認識到,人類的一切發展都源於神的安排。人所能做的就是內修自己,盡人事順天道(正理),天下自然安定。由於君王建立外王事功之霸業的強者為王之心的驅使,「修己以安百姓」演變為把百姓捆綁在爭奪天下的戰車上成為「耕戰工具」。在多數情況下,江山和霸業成為了超過內聖的主要追求,從而紛爭不斷。
隨著西方科學技術和物質文明的發展、人本主義的形成,有學者提出將民主與科學納入外王內涵中,並將道德與政治分開,內聖的歸內聖,外王的歸外王。其實,出現這種認識,是將內聖外王之道與國家治理結構混淆所致,將基於「虛君」的為君之道與基於國家政體的政道混在一起所致。這一切的出現都說明,「內聖外王」的內涵在歷史發展中產生了流變,而人類的發展源於道,需要順應自然。離開了道的「叢林法則」,結果只能是加速人類的道德下滑,最終走向末法末劫。人類的返本歸真、人心的回升都離不開佛法的救度,而真法將行於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