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處事智慧:好事做盡 必有災殃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4年06月24日】

中國人都是講究要做好人的,那好事也是必須的,但凡事不能過,過猶不及。這大概與儒家的中庸之道有些關係。其實裡面蘊含的是古人的大智慧。

諺語說「好事做盡 必有災殃」這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這裡的「好事」其實並非是真的好事,只是付出而已。三種情況下的好事並非好事。其一:無底線幫助別人。凡事有度,過了就會成為壞事。這與中國人常說的「救急不救窮」是一個道理。其二是: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否則自己就會被其所累。其三是:不要介入別人的家事。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我們呢?

這三件事看上去是人的理,背後其實是有神的理在裡面的,古人信神、相信神在主導一切。

大法師父在《轉法輪》<第九講>告訴我們「宗教中講,有德來世當大官、發大財。德少要飯都要不著,因為沒德交換,不失不得嘛!一點德沒有,那就得形神全滅,真的死了。」

一個人沒有那個福分,我們無底線的幫助他,他沒有德來交換,最後會有更倒霉事等著的,那不就是我們做壞事了嗎?做了壞事當然就會受到神的責罰了。

至於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不介入別人的家庭也同樣有神的因素的。特別是家庭都是神的安排,誰打亂了神的安排必然會受到神的責罰的。

作為大法弟子來講,為了眾生能夠得救,很多時候都是冒很大的風險去救人的,甚至為此會失去生命的。這種情況是大法弟子慈悲也是當初下世時立下的誓約,是最偉大的壯舉。因為他們不是為了自己名利去做,是在兌現自己的誓約、在助師正法。與上面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古人說的「好事做盡 必有災殃」,其實是因為他打亂了神的安排,一個人前世做了壞事,今世就會遭窮的。誰打亂了神的安排,必然會受到神的責罰,自己就會因此而遭殃。

古人的智慧裡面全是神的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