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5年04月02日】
一份新研究認為,我們的宇宙由暗能量和各種物質構成,暗能量占69%,各種物質占31%。這些物質中,暗物質占高達80%,而我們熟悉的像星體、星系、塵埃和氣體這些常規物質僅占20%。(ShutterStock)
最新觀測數據顯示,占宇宙能量七成的暗能量可能正在演化甚至減弱,這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未來的認知。
「暗能量」被認為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力量,但其本質至今仍不明。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伊沙克-布沙奇(Mustapha Ishak-Boushaki)表示,儘管暗能量主導宇宙能量結構,科學家對它仍知之甚少。
伊沙克-布沙奇參與的「暗能量光譜儀」(DESI)計劃已邁入第四年,能同步觀測5,000個星系光譜,預計到2026年將完成約5,000萬個星系與類星體的測量。最新公布的資料涵蓋近1,500萬個天體,顯示暗能量可能隨時間發生變化。
「暗能量的發現本身就是科學史上的重大驚奇,而這些新數據更是迄今最有力的證據,顯示它可能正在演化。」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溫伯格(David Weinberg)說。
DESI安裝於亞利桑那州奇特峰天文台,配備5,000條光纖「眼睛」,可回望宇宙110億年歷史,製作三維宇宙地圖。DESI也測量「重子聲波振蕩」(BAO),這種物質分布規律如同一把宇宙量尺,可用來計算距離與膨脹速率。
將DESI數據與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與星系光線變形等觀測整合後,研究團隊發現暗能量可能在逐漸減弱。伊沙克-布沙奇指出,若此趨勢持續,宇宙膨脹可能減速甚至反轉為收縮,但這一過程將在數十億年後才可能發生。
「我研究宇宙加速已有25年,如果證據繼續累積,這將對宇宙學與整個物理學帶來深遠影響。」他說。
如果暗能量始終不變,科學家認為,宇宙可能會永遠膨脹下去,並逐漸邁向寒冷、孤寂與靜止。
雖然目前仍無法斷定暗能量正在減弱,但未來幾年內可能迎來關鍵突破。DESI的成果也將有助於理解星系、黑洞與暗物質的演化。暗物質雖尚未被直接偵測,卻被認為占宇宙物質總量的85%。
除了DESI,其它大型觀測計劃也將加入探索,包括2023年發射的歐幾裡得太空望遠鏡(Euclid)與預計2027年升空的南希‧葛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
NASA天文學家羅德斯(Jason Rhodes)指出,「DESI與其它觀測結果都指出,我們或許需要一個更複雜的暗能量理論,甚至可能涉及尚未發現的物理機制。」他說,「這將是宇宙學上的重大突破。」
歐幾裡得太空望遠鏡造價約15億美元,配備近1.2米主鏡與兩套儀器:6億像素可見光相機與6,400萬像素紅外光譜儀,視野約為滿月的兩倍。該任務預計耗時六年,將完成全天地圖並產出高達70,000TB的數據,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前所未有的資訊量。(本文參考了CNN報導)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