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5年04月24日】
2025年4月23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法國3000裡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進行的第二場演出爆滿。(傅潔/大紀元)
2025年4月23日下午,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法國3000裡昂露天劇場的第二場演出再次爆滿。儘管當天春雨綿綿、氣溫微涼,來自裡昂各地的觀眾卻熱情不減,在細雨中如約而至,靜心沉浸於這場聖潔而美好的藝術饗宴中。神韻帶來的傳統文化之光,宛如甘露,溫潤觀眾的心靈,令現場的氣氛洋溢著深深的感動與敬意。
政治學教授贊神韻展現中華文化本質 令人心生敬意
2025年4月23日下午,法國政治學教授Laurent Gédéon和太太Claire Gédéon醫師一起觀賞了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在法國3000裡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進行的第二場演出。(德龍/大紀元)
「我覺得這是一場絕對壯麗的演出,極其優雅,也非常美,讓我們深深沉浸在中華文化的美好之中。我非常喜歡。」法國政治學教授Laurent Gédéon觀看神韻演出後由衷表示。
他說觀看神韻是他長久以來的願望,「這是一個驚喜。其實我期待這場演出很久了,這是我太太送我的生日禮物,我真的非常敬佩神韻演員。」
Claire Gédéon是老年病專科醫師,她表示,「這場演出讓我感覺靈魂被提升,如同演出中多次提到的『朝向神性』的感覺。舞蹈演員們雖然在進行極具挑戰的動作,卻展現出一种放松、微笑、善意與奉獻的狀態,非常動人。」
夫婦倆也同樣讚嘆神韻的音樂。Claire說:「非常非常好聽。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有多種樂器的融合,東方與西方的結合很美妙。」
Gédéon先生強調,神韻演出中展現的歷史片段與古代神話傳說,深深打動他,「那種對中華文明的滋養,從這些故事與象徵中傳遞出來,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進一步說,神韻的價值不僅在於藝術層面,「這場演出對了解當今中國現實,以及對中華文化本質的認識,提供了很多啟發。」
對於節目中展示的當今中國的現實,尤其是對信仰群體迫害的揭露,Gédéon先生坦言,「我之前不知道這些事情。我對中國的情況不太了解,透過這場演出才有了認識。那個節目非常觸動人,也令人震撼。」
Claire則認為,神韻傳遞的信息格外重要,「讓我們意識到,那些只是希望提升靈魂、行善的人,居然受到迫害。我們還需要繼續進行一場精神方面的奮鬥。」
神韻以復興傳統文化為使命,在法國各地持續吸引不同領域的觀眾前來觀賞。Gédéon先生最後說:「這場演出讓我對了解中華文化有了全新的視角,並心生敬意。」
公證人:神韻值得被全世界認識
2025年4月23日下午,法國公證人Carine Mathieu女士(右)攜兩位女兒在法國3000裡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觀看了神韻演出。(張妮/大紀元)
2025年4月23日下午,來自本地的公證人Carine Mathieu女士攜兩位女兒觀賞了這場演出,她對節目的內容、藝術表現及文化內涵讚嘆不已。
作為一位法國公證人,Carine Mathieu長年負責處理不動產買賣、遺產分割、婚姻財產協議等法律文件,對於秩序與精確有著極高的要求。
「我們都非常喜歡這場演出,」Mathieu說道,「色彩非常繽紛,畫面也很諧和。舞蹈演員的動作非常準確,和背後天幕的銜接得天衣無縫,這需要極高的精準與長期的排練才能達成。我還特別喜歡他們的服裝設計,與歐洲的舞台服飾截然不同,不分男女皆以柔美流動的布料為主,增添了動作的表現力。」
Mathieu也談到神韻音樂的吸引力:「音樂真的非常美好,讓人感到放鬆。中華文化中常說音樂能安撫人心,我完全同意。」
她認為神韻在傳遞一種兼具力量與優雅的藝術,「女子的動作充滿優雅與飄逸,而男子的動作則展現力量與氣魄,這種對比讓整場演出更具層次。總之,節目既有運動的張力,也有藝術的柔美。」
Mathieu的女兒Élisée表示:「整場演出真的很美,顏色繽紛,技巧動作做得非常出色。這背後一定花了很多時間準備。音樂聽起來非常有中國韻味,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氣息。」
對於神韻所體現的「神性藝術」,Mathieu深表認同:「這個名稱起得非常好,真的傳達了那份神聖與莊嚴。整場演出有一種超脫現實的感覺,讓人心靈昇華。」
最後,Mathieu對神韻藝術家們表達敬意與祝福:「他們值得被全世界認識。他們展現了極高的專業素養與堅持,這份堅持令人感動。我想對他們說:請繼續堅持下去,這是非常珍貴的藝術。」
企業合伙人:能欣賞神韻是我們的榮幸
觀賞了神韻演出後,營銷策略顧問Adrien Tang 說:「能夠欣賞和見證這場演出,給了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這是我們的榮幸。」
2025年4月23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法國3000裡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上演了第二場演出,Adrien Tang和Hélène Poujade觀賞了演出,Adrien Tang 是一位營銷經理,同時是一家企業的執行合伙人;Hélène Poujade擁有一家農貿領域的企業。
「我平常對於舞蹈並不非常感興趣,但是演出中的服飾之美、舞蹈之優雅,還有演出帶給人的整體體驗都令我心儀,這令我非常驚艷,這些節目顯然是精心挑選的。輔以樂團的演奏,這種體驗太神奇了!」Tang說。
「我發現演出中的一些故事真的很美,而且一些節目中的藝術展現深深地打動了我,特別是那隻《水袖》舞,我認為太迷人了,她帶給我一份驚喜,真的非常棒!」他說。
Poujade對他的話表示贊同,她說:「和他一樣,我也發現演出中的編舞和現場樂團的演奏非常美妙。服飾、舞蹈、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妙,我尤其喜愛這種中國舞蹈(中國古典舞)。」
她接著說道:「演出中的故事也非常風趣,很好, 我一直專注于欣賞演出中的舞蹈、服飾。而演出中的藝術家挺拔秀麗,也非常優秀,因此這場演出視覺上真是賞心悅目。」
「而且演出中還傳遞了一個關於無神論、撒旦的信息,這非常引人深思。」她說。
對此,Tang說:「「任何一種形式的藝術,都有激發觀眾思考的理由,而我認為他們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
最後,Tang對神韻藝術家表示感謝,他說:「我們體驗到的一場由國際藝術家們創作的,劇情和背景都是在法國本土難以看到的演出;能夠欣賞和見證這場演出,給了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這是我們的榮幸。」
商業前主管觀神韻:要讀那本《轉法輪》
2025年4月23日下午,法國鐵路局退休商業主管Claude Colette偕太太,裡昂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前研究助理Piccoli Colette觀賞了神韻紐約藝術團在裡昂3000裡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的第二場演出。(Daniel Bleibtreu/大紀元)
「演出以善的方式展示了一種神性理念, 非常深邃的理念, 」觀賞了神韻演出後, Claude Colette如是慨嘆道, 他還表示演出讓他想進一步了解「那本書」。
2025年4月23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法國裡昂3000裡昂露天劇場(L』Amphithéâtre 3000)上演了第二場演出,Claude Colette偕太太 Piccoli Colette觀賞了演出。Claude Colette曾經是法國鐵路局的商業主管,現已經退休;Piccoli Colette曾經是裡昂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現也已經退休。
「演出絢麗繽紛,天幕背景栩栩如生;舞姿優雅迷人;」Piccoli讚嘆道,「我對進進出出於天幕背景中的藝術家印象深刻。」
Colette先生贊同道,「是這樣的, 她們(與天幕背景)確實構成了美好的畫面,而且劇情銜接非常流暢;這些藝術家非常優秀,充滿活力。」
聽聞此話,Piccoli說:「這些藝術家氣質典雅高潔,服飾華美亮麗;音樂是典型的中國音樂。」她表示她非常喜愛女演員進出舞台時旖旎翩躚的舞姿, 「我無法形容,她們的那種小碎步,我們不太聽到她們的腳步聲,事實上完全聽不到她們的腳步聲。」
Colette先生則表示演出中的音樂和舞台上舞蹈相互映襯得非常完美,「那種同步性,絕對是太美妙了!而且演出中的樂團顯然很棒。」 他表示他非常喜愛藏族舞, 「(那隻舞蹈的音樂)節奏感更鮮明,更充滿活力。」
當談及神韻藝術團所展示的中國傳統文化時,Colette先生說:「這種文化可能與中國非常久遠的歷史有關,我們法國沒有如此神性的文化。我們陶醉於她的美好之中,因為(演出中的)神性理念以善的形式展示了出來, 而且非常深邃。」
Piccoli則說:「我有一種感覺,我們可能沒有完全領悟演出所傳遞的信息。」「我們沒有讀那本書,我們可能在觀賞演出之前應該先讀那本書(《轉法輪》)」。
Colette先生贊同道:「觀賞演出之後,我們可能需要讀讀那本書。絕對的。」
聽到這話,Piccoli說:「這樣我們可能能夠更好地理解演出中的內容,因為我總覺得我們少了一些什麼。」
當談及神韻藝術家由於致力於復興遭到中共破壞的中華傳統文化而遭到中共的打壓時,Piccoli說:「這些藝術家們非常勇敢,不是嗎?他們(神韻藝術家)遭到了中共政權的壓制,並通過勇氣和信仰應對中共政權的暴政。」她為神韻藝術家們無法在自己的祖國表演而感到遺憾,「這場演出顯然現在仍然無法在中國上演,他們也無法回到自己的祖國。 我真沒有料到,時至今日,中國的情況仍然如此糟糕。 」
「這些藝術家非常勇敢,這令人欽佩,」 她說,「因為他們毫無疑問在為了這場演出承擔風險;而且他們都非常年輕,這非常值得人注意,真是太了不起!」
她接著說道:「在觀賞演出之前,我並沒有料到他們是無法回自己的祖國、卻在捍衛中國並抵制中共當局的年輕人, 我們在法國確實無法完全理解這一點。」
Colette先生聽聞此言說道,:「是,我們在法國很幸運,因為我們擁有自由。」
最後Colette先生說:「這場演出與我們經常看到的演出是不同的,她的背後絕對有一個故事。」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