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11月01日】
朋友的女兒月月一向乖巧,很少與人發生矛盾。與同學相處的都很好。可是最近回到家,總是說她的一位同學的壞話。
這位同學是從其他學校轉來的。月月和這位同學並沒有什麼矛盾。可是月月總是說她喜歡占小便宜、說話大聲、不注意小節等。都是些非常小的事情,一些個人習慣,不值得批評的小事,為甚麼月月總是抓著不放呢?
後來朋友才明白,原來是這位轉校生學習非常好。以前月月在班裡總是考試第一,現在只能屈居第二。那種同學差異的眼神和老師的態度,都讓月月無法接受。月月把一切的責任都歸咎於那位同學,如果她不來,自己就不會失去老師的高看和同學的羨慕。這一切都隨著轉校生的到來發生改變了。
朋友並沒有去找月月進行說教,而是去找自己的問題。朋友發現自己最近也是一樣的,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認為自己是委屈的、受排擠的。
師尊告訴我們:「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覺者執著心無存,靜觀世人,為幻所迷。 」(《精進要旨》〈境界〉)
原來一切都是自己的妒嫉心所引發的不平之心,總是認為別人搶了自己的東西、拿了自己的利益才會產生惡念。
說人壞話、看別人不順眼,都是魔性的表現,背後一定是妒嫉心所引發的。如果我們把吃苦當作好事,或許就不會這樣了,一切都成了一種快樂,這是不是一種幸福呢?
朋友通過女兒的表現,首先去找自己,把一切當作一面鏡子,找自己的錯。而不是指責和教育別人。
當然最後還是要給月月說清楚的,共同提高才是真正的在證實法,救度眾生。
個人認識,寫出來與同修交流。如有不足之處,請同修不吝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