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三):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

周正編輯整理


【正見網2006年11月22日】

人與自然(三):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

目錄

從黃河變紅到鄱陽湖百年大旱
全球生態環境面臨危機
危及人類的全球200個海洋死區
史前物種滅絕的警示
小結

從黃河變紅到鄱陽湖百年大旱

據美聯社等多方媒體報導,2006年10月22日,中國黃河有近一公裡長的地方因不明污染而變紅。[1,2]

報導中說,事故發生在甘肅蘭州,是由污水引起的。去年也曾有幾起河流污染的大事故,使得幾個城市被迫關閉供水系統。其中之一的是東北一家化工廠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污染使得哈爾濱幾天停水,並使污染水流向俄國。最近,中共國家環保管理局副主任承認,松花江在過去11個月中,已發現大約130宗「污染事故」。

據路透社報導,黃河作為中華文明早期的搖籃及中國第二大河流,其大部分河道遭到污染,不能安全的作為飲用水或在內游泳。這條河流為中國13億人口的12%和農田的15%提供水源,目前將近四分之三受到嚴重污染,河道裡充滿了污水、工業廢料、肥料和其它污染物。

此外,2006年8月29日,長江防總辦公室發布的消息稱,長江水位達到有歷史記錄以來的同期最低值。

除了長江、黃河之外,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近來出現百年僅見的大旱。位於江西九江的鄱陽湖水位代表站11月3日的水位僅9.96米,比2日降低0.02米,比歷史同期偏低一公尺多。據報導,持續的低水位使得當地近四萬漁民陷入困境,數十萬候鳥覓食困難。[3]

報導說,與去年同期相較,今年七到八月,當地一戶漁民幾乎減少三到四成的捕撈產量,鄱陽湖南部的南昌、鄱陽等地,嚴重時捕撈產量更減少七成。在鄱陽湖上捕魚三十多年的老漁民表示,他第一次看到如此慘澹的年景。一艘漁船出湖半個月只捕到十公斤魚,還不夠付柴油費。

全球生態環境面臨危機

據CNN網站2006年10月24日報導,WWF環境機構根據現在的全球資源消耗,預測到本世紀中期,會有大規模的生態系統崩潰。[4,5]

報導中引用該機構的報告說,對自然的破壞速度之快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有的。」從1970年到2003年,陸地物種減少了31%。這種現象是因為資源的消耗與再生不平衡造成的。即使是保持現在這個趨勢,到2050年也得有兩個地球才能夠滿足對資源的需要。

該機構的負責人Paul King表示說,現在地球在生態上是「負債纍纍」;我們也有必要學會如何靠著一個地球生活。另一位負責人James Leape也介紹說,否則「貧窮的國家很難發展,富裕的國家也無法繼續下去。」

報告中說,早在2003年,人們對資源的需求量已經超過地球再生量的25%;而在2001年,這個數字是21%。

事實上,缺水現在已使全球上億人淪為環境難民。根據英國慈善機構「眼淚基金會」20日公布的報告,氣候變遷導致的長期缺水,將迫使數千萬、甚至上億人淪為「環境難民」。[6]

該基金會在報告中說,環境問題已迫使2千5百萬人移居,預測此遷徙人數在未來五十年內將增至2億人。報告中指出,隨著沙漠以每年三千多平方公裡的速度吞噬農田,許多非洲奈及利亞農民遷居都市;在中國,民眾也因戈壁沙漠以每年一萬多平方公裡的速度擴大而遷居。

危及人類的全球200個海洋死區

聯合國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已在全球海洋發現兩百個「死區」,數量不僅較兩年前增加34%,其污染情況更已嚴重到危及魚類、其它海洋生物以及仰賴海洋生活的人類。[7]

科學家認為,出現死區的主要原因,在於靠污染物生長的海藻增生使得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而罪魁禍首正是肥料與其他的農場溢出物、污水以及燃燒化石燃料。

新發現的死區包括芬蘭的亞浙貝勒哥海、迦納的佛蘇?湖、中國的珠江河口與長江、英國的麥西河口、希臘的艾斐斯灣與愛琴海、秘魯的帕拉卡斯灣、葡萄牙的蒙第哥河、烏拉圭蒙特維多灣,以及印度洋西部。

據美國之音報導,聯合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主要河流的入海水域污染嚴重,以至於環保專家將其稱為「死亡區域」。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單獨進行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聯合國的這種說法。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單獨進行的一項研究也發現,中國沿海地區在2005年出現了82次「紅潮」 (即海中浮游植物劇增導致海水變色與缺氧)。環保總局這份報告說,目前紅潮已經成為長江入海口附近和黃河入海口附近每年定期發生的現象。2006年6月,紅潮在長江口附近擴散到1000平方公裡水域,1200多萬條魚死亡。

黃河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中國國家海洋局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環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業廢水高達57億噸,渤海水域的重金屬含量已經超出正常水平的大約2000倍,排污口附近方圓幾海裡內都已經沒有魚類生存。

史前物種滅絕的警示

科學家發現地質歷史上有許多物種滅絕了。對於這個過程,有著不同的猜測。比如,與其它星球相撞、大規模火山爆發等。最近,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地球自身的不「健康」,也會導致大量物種滅絕―甚至高達90%。[8]

Clapham表示,在過去人們曾認為物種滅絕就像是開車撞在牆上這樣的突發事故造成的;而現在人們從地質歷史上觀察到了長時間環境惡化。也就是說,環境的糟糕可能改變大氣的成份與海洋營養的成分。比如硫化氫的大幅度增加,而這種變化對物種是極具有破壞力的。科學家們從地質考察樣品中同位素的含量多少也證明了這一點。

小結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即使沒有辦法讓它變得更好,至少也得珍惜這個環境、這樣我們才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否則,如果不顧地球的承受能力,而一味的濫用資源,當哪一天走到絕路,面對這個千瘡百孔的地方,再後悔時,已經晚了。


參考資料:
1, Chinese River Mysteriously Turns Red: http://www.physorg.com/news80882761.html
2. http://epochtimes.com/gb/6/10/26/n1499701.htm
3. http://epochtimes.com/gb/6/11/5/n1510247.htm
4. Global ecosystems 'face collapse':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6077798.stm
5. Humans living far beyond planet's means: WWF http://news.yahoo.com/s/nm/20061024/sc_nm/environment_wwf_planet_dc
6. http://epochtimes.com/gb/6/10/22/n1494564.htm
7. http://www.epochtimes.com/gb/6/10/21/n1493885.htm
8. Mass extinction's cause: 'Sick Earth':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06-10/uosc-mec102006.php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