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東西方傳統藝術之精髓 開創未來人類文化之先河 (中)

天新


【正見網2006年12月27日】

聖誕晚會蘊藏傳統文化中的內涵與真義

人敬神禮佛可以結下修煉的機緣,以致將來走上返本歸真之路,所以佛教在中國盛傳了幾千年。舞蹈“造像”描寫了一位敬神禮佛的石匠在敦煌開鑿佛像石窟的故事。在雕造佛像的過程中,苦於沒有靈感,不知如何繼續創作而昏然入睡。此時音樂驟起,百器齊鳴。泥塑的佛和菩薩像忽然鮮活而靈動,百變多姿,加之以坐滿兩側佛、菩薩的縱深石窟為獨特天幕背景,台上與天幕渾然一體。石匠親眼目睹活靈活現的佛和菩薩而獲得創作靈感。一夢醒來還記憶尤新,仿佛剛才的一切仍歷歷在目。人對佛的敬意,神也在回饋於人。石匠在佛、菩薩的激勵中信心倍增,靈思如泉。

在歷史的過去,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畫家、雕塑家等藝術家由於對佛道神的敬意與尊崇,創作了很多佛造像和西方的繪有神的天頂壁畫。在中國的不同歷史階段誕生過許多佛的造像石窟,如:雲岡石窟、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等。這些石窟中雕刻了大量五彩繽紛的佛、菩薩造像。而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也出現許多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雕塑家、畫家及建築家,他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珍貴的藝術遺產。如歷時四年多取材於《聖經》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故事的西斯廷屋頂壁畫,畫了眾多的神像和天國世界的景觀,令觀者讚嘆不已。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描繪了世界末日來臨時,基督要做一次最後的審判,以懲惡揚善,決定人們的最後去向,此畫用了他六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

藝術的最難處莫過於創作,而創作需要的又莫過於靈感。人類歷史保留下來的大量神佛雕像與繪畫中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些藝術家們大多與“造像”中石匠的遭遇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對神的敬仰而獲得神的佑護與開示。

敦煌是世界熟知的歷史名勝和文化遺產,而岳飛則是中國人崇敬的“仁義禮智信”的代表人物。岳飛的成長與岳母的教誨是息息相關的,“岳母刺字”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舞劇“精忠報國”再現了當年的“岳母刺字”的動人故事。南宋初年,金兵入侵,萬民疾苦,岳飛應召入伍抗金,臨行前母親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不忘母親的教誨,在烽煙危難中衛國衛民,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氣概,向入侵的金國進行大規模反攻。

舞劇“精忠報國”詮釋了忠孝不能兩全的道理。岳飛舍母親與妻兒之小我,取民族與國家之大義,盡忠報國,為後世廣為傳頌。聖誕晚會的舞劇部分所蘊含的中國正統文化中的精髓與真義,令觀眾回味無窮。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