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展現的文化內涵--草原孕育的文化

蕭風


【正見網2008年01月10日】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敕勒歌》形像描繪了遼闊無垠的大草原,和人們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他們把天比作人們居住的穹廬,以其心胸的寬廣坦蕩、感情的質樸純真,顯示出他們大自然之子的豪邁氣概。

神韻藝術團的舞蹈《草原牧歌》展現了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駿馬奔騰,牧馬少年英勇豪放,盡情的馳騁在廣闊的綠野,舞蹈中充滿陽剛氣概。充分展現了大草原孕育的文化氣質。廣袤無際的草原上,遠望去,天地相連,渾然一體。只聽得馬蹄聲驟,一群牧馬少年策馬奔馳,似滾滾波濤,大有排山倒海之勢。

《草原牧歌》展現了牧馬少年的勇猛豪放。演員穿著黑色的馬靴,把馬的飛奔動作表現的唯妙唯肖,像萬馬奔騰在草原上,將馬的動感表達到最高藝術境界。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長期過著遊牧生活。遼闊的蒙古草原,練就了吃苦耐勞,堅強執著的草原兒女的性格,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草原英雄。具有粗獷剽悍、勇敢豪放、淳樸豁達的草原文化的特點。

蒙古族的祖先是東胡,與契丹、鮮卑、烏桓等屬於同一族源。秦漢之際,東胡與匈奴東、西並立。後來與匈奴發生戰爭,被冒頓單于擊敗。從此東胡餘眾四散奔走,形成了幾個名稱不同的部族。傳說中的兩個蒙古族男子捏古思和乞顏,他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南岸的深山老林中。蒙古的始祖是孛兒帖赤那和豁埃馬蘭勒,這兩個人名的漢字意譯是“蒼色的狼”和“慘白色的鹿”。因此舊譯《蒙古秘史》記載說:“成吉思合罕(可汗)的根源是,奉上天之命降生的蒼色的狼,他的配偶是慘白色的鹿,他們一同渡過騰吉思海子而來,在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前立下營盤,生下了巴塔赤罕。”這就是《秘史》所說的成吉思汗的始祖,時間距離成吉思汗整整22代。

13世紀上半期成吉思汗和他的繼承者以驃悍的武功橫掃歐亞大陸,以蒙古為中心,建立起由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組成的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

蒙古族舞蹈特點

蒙古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最鮮明的特點是,節奏明快,舞步輕捷,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馬步最有特色,在一揮手、一揚鞭、一跳躍之間洋溢著蒙古人的純樸、熱情、勇敢、粗獷和剽悍,表現了蒙古族人民淳樸、熱情、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舞蹈與美酒有不解之緣。在民間,幾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興。說蒙古族是以歌舞為伴的民族一點都不為過。他們靠歌唱來記載歷史,靠舞蹈來表現生活。據《元朝秘史》記載,早在成吉思汗前的蒙古民族就有了大型歡舞的場面,“他們在繁茂的樹蔭下,跳舞、歡宴,把雜草都踩爛了。”這種大型舞蹈通常在祭祀、誓師、凱旋、豐收時跳。如今,在廣闊的內蒙古草原上,蒙古民族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民族舞蹈,雖然今天的舞動已失去了以往的內涵。自古以來,蒙古族就生活在廣袤的草原上,廣闊的大自然讓他們在與大自然接觸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豪放粗獷的性格。這種性格自然也通過舞蹈表現了出來。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洒脫,表現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剛勁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的馬刀舞、鄂爾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亞特婚祀、馴馬手、小青馬、盅碗舞等,節奏歡快、舞步輕捷,都表現出了蒙古族人民純樸、熱情、精壯健康的氣質。

遊牧民族的生活中一刻也離不開馬,馬通人性、解人意,茫茫草原上它能識途,戰鬥中它能幫助主人擺脫困境,在牧民心目中馬是不會說話的忠實朋友,因此,草原文化型民間舞蹈中馬的形像也最常見。不過牧民們並不是單純地模擬馬的外形,而是把馬的特徵和牧人對它的深切感情溶於一體,通過手臂、肩部以及上身的動態,展現騎手的英姿,刻劃各種馬的形像。這在蒙古族的“薩吾爾登”與哈薩克族的“葵依”等民間舞蹈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薩吾爾登”是新疆蒙古族居住區一種樂舞的名稱,以表現馬為主、又可自由發揮的舞蹈形式。“薩吾爾登”樂曲中有許多是以馬為標題,專門描繪馬的形像如走馬、快馬乃至跛馬的曲調,而這些曲調為人們所熟知,因此,表演者或獨自表現信馬漫步草原、或兩人表現雙馬競技,雖然只在原地而舞,但觀眾依然感受到他們所展示的意境。表演進入高潮時,樂手更加投入,在快速地彈奏中還不時地模擬馬的嘶鳴聲,把圍坐在氈帳內人們的思緒引向開闊的藍天、無垠的綠野。這時,人們隨著樂曲的變化自由進場即興而舞,或表現擠奶、擀氈,或模擬山羊頂角、雄鷹展翅;姑娘們則常用“揉肩”、“輕抖肩”以及“下腰”、“揚手揉臂”等優美的動作,抒發她們對草原美好未來的憧憬與遐想。

過去,人們為適應遊牧與狩獵生活的需要,多分散居住在氈帳(古代穹廬的遺風)內,除大型聚會的歡歌狂舞外(如今日草原上的“那達慕大會”),各種舞蹈都在氈帳中進行,因此以小型的舞蹈形式居多;舞蹈風格粗獷、豪放,步伐較少,但手臂開闊有力,手腕、肩部、腰部靈活,從而增強了藝術表現力。舞蹈中多有雄鷹、逃陟及乘馬馳騁等形像,而源於宗教信仰的“薩滿舞”則是最普遍的形式。

薩滿舞是薩滿(即巫師)在祈神、祭祀、驅邪、治病等活動中表演的舞蹈。被譽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是崇信薩滿的,無論是戰爭還是遇到重大問題時,他都極重視薩滿的意見;而且崇奉“白鷹”,並把“白鷹”作為能使之取勝的戰神。後來,人們就把鷹看作是勝利的象徵,並成為習俗一直流傳下來。直到現在,摔跤比賽時,選手們都是用擬鷹的跳躍動作入場的,以此增強勝利的信心。

在蒙古族的舞蹈中,具有宗教色彩的民間舞蹈“安代舞”至今不衰。“安代舞”也叫“跳白鷹”。據說此種舞蹈起源於前郭爾羅斯和庫倫地區,後流傳於科爾沁,乃至整個內蒙古。“安代舞”有一個神奇的功用,就是可以治病。

依據習俗,在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場地,中間要立一斷車輪或木桿(意為鎮妖避邪之物),參加者圍成圓圈,右手揮手絹或綢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擺,由一人領唱領舞,其餘人跟隨領舞者邊歌邊舞。曲調婉轉,歌詞豐富,可以即興編詞。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踏腳擺綢或向旁輕輕移動;前傾身甩綢立起後向前“小踢步”運動;邊繞圈奔跑邊甩綢;連續做“吸腿跳”步並用力向兩旁甩綢等。舞蹈動作洗鍊、規範。在薩滿的主持下,人們圍著歌手形成圓圈,並隨著領唱者跟唱和起舞,隨著節奏的逐漸加快,人們歡舞起來,可以幾十人、上百人一起歡跳。在每年的秋收季節,人們能從傍晚跳到天亮,有時甚至時間更長。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