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動四方」的劍器舞

茹之


【正見網2009年02月10日】

素有「短兵之祖」、「百兵之君」美稱的劍,最早可追溯到軒轅黃帝時期。據《黃帝本紀》云:「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因為其攜帶輕便,用之迅捷,加之佩帶在身上更具神采,所以古代許多王朝的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都以佩劍為榮,並以之縱橫沙場,立身立國,行仁仗義。其中,唐代佩劍最為盛行,不僅武士佩帶,就連一般的文人墨客也將其視為飾物,藉以抒發凌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後來,劍與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

根據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一般是因人而制。劍的各部位包括有:劍身、劍尖、劍鋒、劍末、劍脊、劍刃、劍格、劍柄、劍首、劍鞘和穗。古代著名的劍器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

持劍而舞在漢代非常流行,因為劍除了能防身禦敵,還能抒發情感。漢代的《劍舞》有單人舞,也有雙人舞;有舞單劍的,也有舞雙劍的。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一段雙人劍舞表演。劉邦來見項羽,項羽的謀臣范增示意項羽趁機殺死劉邦,但項羽不忍心。於是,「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從上述描述中我們可以獲知,漢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劍不離身,其佩劍的主要功用是:自衛、裝飾和娛樂。

四川博物館保存的東漢時期的《鼓縣鼓舞畫像磚》中也描繪了一個舞劍之人。只見他上身袒露,下身穿喇叭褲,昂首平舉雙臂,舞弄著雙劍,右腳上提,正欲踏擊旁邊的鼓。舞姿雍容典雅。此外,河南博物館中的《滎陽河王陶樓樂舞壁畫》也有劍舞的描繪。

劍舞在大唐時期走入了興盛時期。此時的劍器舞動作健美,氣勢磅礴,具有武術的特點,而且與大唐恢弘的盛世氣勢十分吻合。

唐代以公孫大娘的劍器舞最好。唐朝著名詩人杜甫的詩作《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記載了公孫大娘舞劍時的情景:「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其雄壯的氣勢躍然紙上。史書記載,劍器舞的服裝也成為當時社會女性追求的服裝。除了教坊公孫大娘的獨舞外,唐人姚合的《劍器詞》還描述了大唐武士的集體性劍舞。詩中寫道:

聖朝能用將,破陣速如神。掉劍龍纏臂,開旗火滿身。
積屍川沒岸,流血野無塵。今日當場舞,應知是戰人。
晝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雪光偏著甲,風力不禁旗。
陣變龍蛇活,軍雄鼓角知。今朝重起舞,記得戰酣時。
破虜行千裡,三軍意氣粗,展旗遮日黑,驅馬飲河枯。
鄰境求兵略,皇恩索陣圖。元和太平樂,自古恐應無。

北宋時期劍器舞依然十分盛行。據明朝唐順之的《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從描述中,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劍舞的剛柔相濟、吞吐自如,而且飄灑輕快、矯健優美,真可謂是「劍似飛鳳」。

宋代宮廷舞中也有《劍舞》表演,但是加進了敘述和情節,不再單純是單個的舞蹈表演。《劍舞》表演開始,「竹竿子」先上場,念誦詞,然後指揮舞隊上下場。表演內容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樂部唱曲子,作舞劍器曲破一段。(舞罷,二人分立兩邊。又有兩個穿著漢裝的人出來,對坐,桌上設水果)「竹竿子」介紹舞蹈的背景,介紹楚漢相爭時的鴻門宴。接著樂部唱曲子,曲劍器曲破一段。又有兩人上場,一人舞蹈,想要行刺右漢裝者;另一人舞蹈進行阻擋。二人舞畢,兩舞者退場,兩穿漢裝者也退場。

從上述的介紹和舞蹈可知,這段表演講述的是什麼內容。兩個穿漢裝者,一為劉邦,一為項羽;舞劍者,行刺者為項莊,阻擋者為項伯。

第二部分:(復有兩人唐裝出,對坐。桌上設筆硯紙。舞者一人換婦人裝立)「竹竿子」念白。然後樂部唱曲子,曲劍器曲破一段。二舞者,一男一女對舞。

這段表演講述的是盛唐著名舞蹈家公孫大娘舞《劍器》的故事。著婦人裝的舞者,即公孫大娘,舞劍「做龍蛇蜿蜒曼舞之勢」,英武矯健。兩個穿唐裝者,一為著名書法家張旭,一為詩聖杜甫。桌上所設筆硯紙,既表現張旭「草書大進」,也表現杜甫「麗句新成」,指其名作《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通過《劍舞》的表演程式,可知這種表演一般都有一個主題,並展示一定的歷史故事內容,配以簡單的人物扮演,再輔以與故事情節相符的抒情歌唱和音樂伴奏,構成了一種以歌舞為主的簡單舞劇。

由於南宋偏安一隅,剛柔相濟、矯健優美的劍舞逐漸被南方婀娜多姿的舞蹈所取代。此後的幾個王朝,佩劍不再是一種時尚,劍舞也就再沒有恢復其在大唐盛世時的輝煌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