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10年04月12日】

*特別通訊(需要儘快通知作者的事項):

*正見網2010年4月9日下載、審閱,4月10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沒有登載的兩首詞)

《水調歌頭・圓滿在今天 》恭賀師尊華誕及傳法、正法十八周年。
萬物浩劫顯,滄海變桑田。
銀河敗物充斥,亂法不忍觀。
聖主洪恩浩蕩,萬眾法王立誓,正法下人間。
傳法七年緊,十載正法艱。

大慈悲,十八載,此心堅。
天書一部,行三字正法真言。
師導航指方向,法破局劫難裡,風雨礪十年。
篤兆年洪願,圓滿在今天。

《沁園春・恭賀師尊華誕及法輪大法日》
千載神州,籠罩毒霾,惡鬼囂張。
望東邊毒藻,西疆塗炭,北國沙暴,南海冰湯。
地有頻搖,天無晴日,人怒神嗔祭國殤。
聖主恩,率萬王下世,法正天綱。

七年大法弘揚,令道德回歸敗物降。
舞「九評」利劍,「三退」潮湧;十年正法,師父導航。
天滅中共,地出奇石,紅鬼爛蟾無處藏。
無需日,賀晴明天地,佛法顯彰。

評註:第一首:第一行中「萬物浩劫顯」之「劫」字,第二行中「亂法不忍觀」之「忍」字,第三行中「萬眾法王立誓」之「法」字,第四行中「十載正法艱」之「法」字,它們都是仄聲,但所在位置都應該用平聲。下片第二行中「行三字正法真言」是3-4讀,但該句應當用4-3讀,即七言詩的正規讀法,而且其中的「字」平仄與譜相反。第三行中的「師導航指方向,法破局劫難裡」,兩句都是3-3讀,但譜示皆為2-2-2讀,即六言詩的正規讀法,而且其中的「指」「局劫」三字平仄與譜相反。第四行中的「篤兆年洪願」是1-4讀,但該句應該是2-3讀,即五言詩的正規讀法(應該象末句「圓滿在今天」那樣讀)。

第二首:第一行中「籠罩毒霾, 惡鬼囂張」之「毒」「囂」二字,第二行中「北國沙暴」之「國」字,第四行中「聖主恩」之「聖主」二字,平仄都與譜示相反。下片第一行中「七年大法弘揚」之「七」字,第二行中「三退潮湧」「師父導航」之「退」字和「導」字,第三行中「天滅中共,地出奇石,紅鬼爛蟾無處藏」之「共」「出」「爛」三字,第四行中「佛法顯彰」之「顯」字,他們的平仄也都和譜示的相反。

在詞語方面,第一首第三行中「萬眾法王立誓」之「萬眾」為名詞(片語),不宜作為數詞來用;第二首末行中「無需日」,按字面意思是「不需要的那一天」或「不需要的時候」,顯然和上下文不合,作者可能想說「無需多日」或類似的意思,但「多」字一省,就不是那個意思了。

另外,第一首下片的兩個六言句(師導航指方向,法破局劫難裡),通常是要對仗的;第二首上、下片中代領字的四個四言句,一般要用對仗,且多用扇面對(即前面兩個四言句與後面兩個四言相對,而不是前面兩個四言相對、後面兩個四言也相對)。

由於上述問題,要一一修改到完全合譜,可能會太費時間。而且修改中又可能出現新的落譜。因此我們覺得比較好的處理方法是:不用再勉強去按譜修改,把一些不太通順的句子改得可讀一些,按詩歌登載就可以了。其中有的地方,比如「無需日」,乾脆連句法都可以改,比如改為「無需多日」。不掛詞牌了,就不會出現這種不達意的句子了。

原稿:高陽台・頌師恩

輪轉千穹,曇開萬戶,法船天際雲邊。
中土開壇,梅旋民樂枝仙。
五光十色天機露,護鄉行、雙手扶蓮。
挽狂瀾,巨難承當,揮劍擔前。

狂風暴雨慈悲淚,急人心魔變,快轉坤乾。
四海勤播,香飄妙舞飛天。
蓮花立掌神通賜,滅聲聲、爛鬼消煙。
法船開,三字長存,宇揭新篇。

註:三字:真、善、忍。

評註:此詞是作者的第二稿,有的地方改動較大,也確是改進了不少。比如上片末行「挽狂瀾,巨難承當,揮劍擔前」,初稿是「霧千重,怕燕遲還,萬裡人間」,內涵就遠不如修改稿那樣明確、正面。下片首行「狂風暴雨慈悲淚,急人心魔變,快轉坤乾」,初稿是「玄山觀世慈悲淚,急人心魔變,雪雨連綿」,也不如修改稿那樣明白、有力。末行「法船開,三字長存,宇揭新篇」比起初稿「法船開,三字平安,澤潤心田」來,就更是好了不知多少了。

儘管如此,初稿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作者也還沒有完全注意到。比如第二行「中土開壇,梅旋民樂枝仙」:「開壇」如果指開始傳法,就和前面的「曇開萬戶」不相吻合;而「梅旋民樂枝仙」就簡直讓人不敢隨便猜測其意思了。雖然原稿用「姿仙」令人不解,但改為「枝仙」也沒解決這個句子難以被人理解的問題。第三行「五光十色天機露」對「天機」的形容不太好:似乎「天機」成了悅人感官、刺激常人好奇心的消息了。對常人泄漏天機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只有要真心修煉的人才可與聞。應該強調其深刻、嚴肅、震撼人心靈的特徵。下片第一行中「急人心魔變」一語可以產生負面內涵:一般人(包括寫詩而不寫詞的人)都可能把它讀成五言詩的節奏,即讀為「急人-心魔-變」,就帶負面內涵了。領字用「急」不妥。一般領字都要考慮到這個避免誤讀的問題。這裡的領字要注意不和「人」構成雙音詞。第二行的「四海勤播」似乎作者想說播放神韻吧?但如果沒有看過神韻的人,是不會想到這曾意思的,另外,這個「播」字是仄聲字,作者用成平聲字了(按普通話語調來劃分了)。第三行中「滅聲聲、爛鬼消煙」,這個「聲聲」不容易被人理解。按作者的意思,可能是一聲聲的念「滅」字,如果這樣,可以用引號把「滅」字引起來,對於大法弟子就容易理解了,但一般讀者還是不太可能理解。

*正見網2010年4月8日下載、審閱,4月9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杏花春柳

杏開粉白香,柳著碧玉妝。
誰使作一處,點染好春光?

評註:前兩句通順、簡潔而有形像。但後兩句提的問卻沒有多大意思。由於和大法或修煉沒有關係,因此沒有登載。

*正見網2010年4月6日和7日下載、審閱,4月8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觀神韻舞蹈《武松打虎》有感二首(外四首)
(一)
醉臥景陽林木中,忽聞虎嘯醒英雄;
豪俠不懼棍折斷,奮勇鐵拳除大蟲!

(略)

觀神韻舞蹈《白雲仙子》有感
朵朵白雲飄漫穹,翩翩仙子舞長空。
羅衣婀娜羽扇展,萬裡逐波雲海中。

修改與評註:第一首的首句「醉臥景陽林木中」,作者可能也覺生硬、不太通順,就加注說「林木」:即「樹林」。這就多餘了。何不就用樹林?作者是在學寫格律詩,我們並非不知道。但因為一個字的平仄擺弄不好,就情願作注來說明一個用得不妥的字,也不願直接了當的選用那個更好的字,這就本末倒置了。前一次評議我們還專門說了這個問題,請作者們以內涵為第一位,平仄是為內涵服務的,不能以之為理由來破壞了內涵的表達。因此我們把「林木」換做了「樹林」並取消了那個「注」。《白雲仙子》一首的首句「朵朵白雲飄漫穹」,「漫」字誤用,我們改用了「大穹」。使用一個字時,不但要明白其基本內涵,更重要的是其使用方法和環境,也叫詞彙搭配,其中也包括了語法規則的因素。另外,主標題的「有感二首」和每首的標題中的「有感」,都刪去了。理由我們在評議中說過不只一次了:不必要的字詞,無論詩中還是在標題中,都是蛇足,都應該砍,只不過詩中砍了一字還要加上一字,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做這個事,但標題中的可以只砍不加,我們就砍了。還有,作者做「注」時,寫成:註:「XX」:即指「XXXX」。請注意,「冒號:、即、指」,是三次重複,通常只用一個就可以了。但用哪一個,不是隨意的。冒號通常用於有根據的解釋或提醒,一般是已經被公認或接受的;「即」是等同之意,提醒讀者自己寫的某物就是某物,但也得是被公認的或廣泛接受的;「指」則是作者自己臨時採用的寫法,比如以前沒有被壓縮過的詞語、新的尚未被廣泛接受的片語等。比如「三退」,最好用「指」,雖然它是一個很好的縮略語,但畢竟內涵是全新的,讀者可能不知道,也查不到其出處,用「指」做注就比較合理。

原稿:詠松

挺立山峰白雲端,不畏狂風暑與寒。
青翠本色轉四季,無數枝葉似針尖。
法力無邊濤聲震,針針穿心惡毒蟾。
掃清赤魔長虹現,樹梢吊掛亮銀盤。
仙鶴高歌枝頭舞,澗水涓涓琴曲彈。

詠松(修改稿)
挺立山峰白雲端,不畏狂風暑與寒。
青翠本色轉四季,無數枝葉似針尖。
法力無邊濤聲震,針針穿心惡毒蟾。
掃盡浮塵天晴朗,梢閃金星掛銀盤。

簡評:關於詠物詩,我們過去在評議中談過許多。為了幫助初學者學習寫詠物詩,還專門出了「詠物詩系列」,把怎樣收集材料、怎樣思考等過程都演示了一遍(順便提及:該系列中最近的一首「詠洞簫」純粹因為時間關係而一直未能登載,我們希望做得好一些,不想馬虎一登了事)。所有希望學寫詠物詩的作者可以閱讀和參考。作者此詩及其修改稿沒能登載,是因為詩中「法力無邊濤聲震,針針穿心惡毒蟾」兩句離開物性了:松樹沒有這兩句詩中所述的特點。作者這樣一寫,整個詩就不是詠物詩了,而是詠人了,只不過用了比喻手法,把人比為松樹了。人、物的關係倒過來了。更多的解釋和理解,請作者和讀者參閱正見網上的系列文章。詠物詩歌系列:序言--正見文章: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10/11/34175.html螢火蟲--正見文章: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10/14/34176.html駱駝--正見文章: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10/21/34307.html等共十一篇(第十二篇待登)。

原稿:《憶秦娥 賀七千萬中華兒女三退》
除 邪 惡,
中 華 天 佑 民 心 覺。
民 心 覺,
五 年 風 雨,
喜 迎 收 獲。

中 南 海 裡 悲 嚎 弱,
長 城 內 外國民 樂。
國 民 樂,
法 光 普 照,
九 州 明 爍。

修改與評議:此詞下片第二、三句中的「國」字,作者都用做平聲了,但它其實是入聲字。因此兩個「國」字都改為「人」。在這個上下文裡邊,「人民」和「國民」基本同義,但用「人民」似乎還正面一些。從作者所投詞稿來看,作者在選韻時是用了韻書的,但在定字的平仄時卻沒有參考韻書。寫詞的作者,還得按照「詞林正韻」來定平仄。對於寫元曲的作者,我們準備推出自己的「中原音韻」版本,該書以北方音為基礎,因此操北方口音的作者就會覺得比用「中原音韻」親切得多。但寫宋詞不能用它,因為宋詞講究入聲,北方音沒有入聲。

原稿:仙山

靜寂奇山一河遮,晨霧繚繞有仙色。
湖心探月鶴棲水,焚香鹿鳴聞天歌。

簡訊:主韻腳「色、歌」不相押。只有兩個主韻腳的小詩,查一下韻書只花一兩分鐘,不妨每次投稿前都查一下再寄來。

原稿:勸勉

大法如甘露,清心潤肺腑。
每天三兩盅,時日不虛渡。

簡訊:前兩句比喻還可以接受,因為它表示作者自己的感受。但後兩句再進一步具體化了就有些走過頭了:把每天學法說成「每天三兩盅」就有些不嚴肅了。對於師尊和大法,我們在詩中提到時,都必須時刻想到敬師敬法這個嚴肅的問題。當然,作者是好意,希望詩歌儘可能寫的形像生動些,這個意識對於詩歌作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這個特殊的話題上注意到就行了。

原稿:助佛轉輪

千呼萬喚良知回,迷途知返避災危。
道心常在大慈悲,助佛轉輪救眾歸。

簡訊:詩歌因為講究凝練、省淨,因此容許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句子成份。省略句子主語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省略。但如果作者沒有這個意識,不知道自己在省略,就可能不知道甚麼情況下不能省並因此導致讀者理解上的困難或誤解。此詩沒有出現任何主語,按標題的寫法,被省略的主語就是「大法弟子」。但前兩句內涵顯然不是指大法弟子,而是指被大法弟子救度的眾生,這一點大法弟子可以想的到,但常人讀者就可能產生誤解。因此前兩句必須改動一下,明確被「千呼萬喚」後「迷途知返」的是眾生。

*正見網2010年4月5日下載、審閱,4月6日登載(或未登載)的詩歌:

原稿:天淨沙・天呈異象

冬雷夏雪春寒,
麥圈風眼石言,
甲疫狂沙亢旱。
優曇奇綻,
喚迷人上歸船。

註:「麥圈」指零九年英國麥田呈鳳凰涅盤狀;「風眼」指
零九年黑龍江省延壽一山莊出現長了眼的龍捲風,遇大法弟
子農田、樹掛大法標語就繞道而行;「石言」指貴州亡共石。

修改與評議:作者原擬作元曲。但第二句中「石」字平仄落譜(本為入聲字,作者當作平聲字用了),末句「喚迷人上歸船」句讀用了3-3讀,譜示應為2-2-2讀。因此按例將曲牌去掉,作為詩歌登載。寫元曲正當用《中原音韻》為標準,但網上沒有可用的《中原音韻》,我們自己的版本還在整理中。我們自己的版本出來後,這種入聲字派入平聲的字就作平聲處理了。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入聲字都會派入平聲。「入派三聲」,平聲只是其中的一部份。

原稿:天馨走筆

笑醉桃花望北窗 南坡最是好春光
招來幾縷入詩去 筆走天馨墨也香

春芳吐韻

萬木驚春著綠裝 催花吐韻競華章
天公潤色三千首 斧筆偷來四五行

簡訊:這兩首小詩都寫得不錯:清新、輕靈,春氣洋溢,想像豐富。但因內涵與大法或修煉沒有明顯的關係,因此沒有登載。作者若為大法弟子,希望將自己的詩才多用到大法詩歌的寫作中來。以前也有過一些投稿的小詩寫得很不錯的,但因與大法無關,也都沒能登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