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唐詩宋詞元曲的感悟(新加入錄音)

引玉


【正見網2010年07月02日】

唐詩、宋詞、元曲是對中國人極具藝術魅力的藝術形式。許多後人也創作詩詞曲,卻似乎少了唐人、宋人、元人的味道。唐詩宋詞元曲的獨特魅力何在?是否可以為我們詩歌創作提供借鑑?本人只是一個初學者,在欣賞了一些唐詩、宋詞、元曲之後,有所感悟。

唐詩往往不作過多描寫,卻意境美非常突出。這一點遭到了後世挖空心思作詩詩人的詬病,認為唐詩千人一面,讀多了缺乏新鮮感,唐詩的描寫等於沒有描寫。諸如「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不是詩人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嗎?誰看了不知道說煙是直的,日是圓的?詩人的文采體現在何處?「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只有名詞的羅列而沒有形容詞,這算文藝描寫嗎?可是為什麼唐詩能夠成功?個人體會到唐詩很乾淨,乾淨的表達出典型景象典型特徵。純淨美好的意境實際上不是為了表現雜蕪的人世景象,而是為了表現詩人的心境、神的景象。讀者讀罷唐詩後心胸開闊,心中的意境之美是現實景象難以比擬的。

宋詞往往多愁善感,缺乏思想境界,卻令無數讀者傾倒。許多宋詞初讀或者平淡無奇、或者柔弱瑣碎,覺得沒有多大意思和意義。可是為什麼宋詞能夠成功?許多宋詞名篇讀久後才發覺句句充滿感情,字字發自肺腑。個人體會到宋詞很平和,感情無論是悲傷、沉痛,還是激越,往往都是以平靜溫婉,遵循格律的方式表達的,真所謂靜水流深。這種平和使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超脫了個人,而是與讀者心靈共通,甚至是悲天憫人。這種平和還使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善念,從而願意為作者的感懷一掬同情之淚。讀者讀罷宋詞後回味無窮,心中感觸之深是宣傳口號難以達到的。

元曲往往直白淺露,不夠文雅,卻令人過目難忘。自命高雅的人往往不喜歡元曲,覺得過於俗白,過於誇張,過於渲染氣氛。但元曲為什麼最終登上了大雅之堂?個人體會到,元曲語言是戲劇化的,內涵卻是清醒的。以前許多道士唱醒世喻世的曲子,叫「道情」。人生如戲,多少聽戲的人自己身在戲中而不覺,為了功名利祿迷迷茫茫活了一輩子,元曲卻令人驀然看透了人情世態,看穿了滾滾紅塵。讀者讀罷元曲後眼前一亮,頭腦頓時清醒了許多。

唐詩、宋詞、元曲各成體系,風格都是多種多樣的,以上只是個人一點膚淺體會。因為相生相剋,人人的喜好和觀念都不一樣,所以大法弟子的詩歌創作和唐詩、宋詞、元曲一樣,也是會有常人說好,有常人說不好。個人認為,只要大法弟子在詩歌中體現出神性,再加上自身的文學修養和技能,詩歌創作的路會越走越寬。希望唐詩、宋詞、元曲成功的經驗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借鑑。

MP3錄音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