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原來是向前(新加入錄音)

靜伊


【正見網2010年08月03日】

我們也許都聽過布袋和尚的傳說。

他是南北朝時期寧波奉化的僧人,面容帶笑,大腹便便,常常背著一隻布袋,因他修的是彌勒佛乘,故而我們看到的彌勒佛形像便是他那種笑口常開袒胸露腹的形像了。

他的一生是修煉的一生,奇事不勝枚舉,冬天臥在雪裡,不但凍不壞,雪也不沾身;總是能夠提前預知天氣變化,如果是天晴,他會穿著高齒木屐跑到橋上豎膝而臥,如果他穿上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那就是天要下雨,所以當地人都看他識天氣。他行乞的食物自己只吃一點點,餘下的裝進布袋,招引小朋友來分享,通常是找塊空地坐下,把袋子裡的東西倒出來,讓小孩子搶著吃,他就在一旁呵呵的憨笑,足見他性情之淳厚。

從紅塵的種種是非、利慾中解脫出來,才可成就無拘無束,放曠逍遙的豁達,「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是布袋和尚一生的寫照,他游化民間時還曾留下一首《插秧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詩的意境超脫純清,籍著描寫農人插秧的景象一語雙關,含攝了修煉人對人生的態度,如同張果老倒騎驢一樣,他們都發現往前走其實是向後退,所以就倒過來以退為進。

人的一生何嘗不是這樣,當你執著地想要得到什麼時,往前搶著去解決問題達到什麼目標時,你的心態是焦慮、浮躁、急於求得結果的,這時最容易失去理智,智慧也落荒而逃,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甚至會傷害到他人的利益,最終害人不利已。我們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你能把心放下來,深諳「是我的不丟,不是我的不得」的道理,以一種淡定無求的姿態來對待,你會發現做事情更有智慧,更具條理,因為智慧的靈感常常來源於清澈的思維。

好一個「退步原來是向前」,我們沉醉在浮世的繁華似錦,越是追逐,離道就越遠,忘記來時的方向,也不知人生的歸途,不如看淡功名利祿,放淡愛恨情仇,大肚包容了卻人間不平事,平靜歡欣,化開天下古今愁,智者有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MP3錄音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