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精神和物質的一性

王昊天


【正見網2010年11月05日】

記得上學時,經常搞辯論,精神和物質,究竟哪一個是第一性的。結果正反雙方,各執一詞,最終還是無法究竟。

近來,看到《轉法輪》上說:「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豁然想到歷史文化中,有一個現象,而且在修煉界,宗教界中非常的明顯。那就是很多修煉人,在最開始修煉時,供養他們的人很少,等他們的修煉達到一定境界時,便有人開始進行大量的供養。比如,釋迦牟尼佛開功開悟後,開始濟世度人,曾經有位舍衛國的首席大臣須達,為了購得王子的園地,作為釋迦牟尼佛及其弟子修煉的住所,心甘情願的願以鋪金滿園地的代價,捨盡家財進行供養。

在西藏的歷史文化中,最為典型的事例,就是密勒日巴和他的師父馬爾巴上師。他們在修煉時,都非常的艱苦,尤其密勒日巴的堅忍苦修,超出現代人的想像。修煉的時候,吃的食物都很少,而且常常挨凍受餓。在他們修煉有成時,人們對他們的供養,心甘情願的用黃金、寶石,或者各種珍貴的東西來進行頂禮朝拜。

修煉的人是要捨盡一切人世間的各種執著和慾望,包括對錢財的貪念,一切動搖修煉意志的各種執著和追求,都是在修煉中必須捨去的。只有達到修煉的標準要求,修煉者才會真正的得道圓滿。但為甚麼,人們會拿如此珍貴的財物進行供養,而且供養並不是這些修煉人索要的,而是人們心甘情願的發自內心貢獻的。

其實,這些大量的大體上相同的歷史文化現象,是為了向世人闡明,人的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道理。修煉的人在各種艱苦的條件下,忍苦精進的修煉,世人所擁有的一切,在他們來看都是必須捨棄的,連意念中的各種不好的想法,也都是必須摒除的。在修煉過程中,不斷的淨化自己的思想,不斷的抑制克制不好的東西,漸漸的昇華,使修煉人的思想境界達到不同天國世界的標準。在漸漸的昇華中,修煉人所擁有的東西,已經遠遠超出人世的一切珍貴珍寶,他們擁有的是不同天國世界的美好。

人人都有佛性的一面,面對修煉有素的人,聞佛法後的喜悅,發心向善善待他人。對於世間的財物,人人都知道:生帶不來,死帶不去,來時一身光,走時一身光。在佛法的感召下,對於財物的擁有看法,完全超脫出來。用珍貴的東西頂禮修煉有成的人,雖然不是修煉者的本願,但這些供養,一方面表明精神和物質是一性的之外,也從另一方面為提供供養的人,積下福德,結下善緣,為後世的再次轉生,無論做常人還是做修煉人,都留下很好的生命福分,並且蔭福因此可以綿延後世子孫,利己利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