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美來源於對神的模仿

淨韻


【正見網2011年10月01日】

本來想寫明代戲曲理論批評,整理到湯顯祖的「至情說」,有了一點想法,於是先下筆寫作起本文了,「真正的美來源於對神的模仿」。

於情感的追求,在湯顯祖那裡,有著相宛若如靈魂的皈依般的信仰。對於至情的追求,讓《牡丹亭》似乎有了很高的審美性,很別致的情思與風神,「至情」成為了一些藝術追求者的道與美的迷戀。但是,對於大法修煉者,我們明白,真正的美是來源於對於神的模仿的。仙女是無情的,但是卻有著慈悲,她們的笑祥和而善良,她們的步履婀娜而雅正,她們的心念威嚴又崇高,她們的美好來自於對大法的信仰。

古時候的模仿說,來自於柏拉圖。他建立了一個世界的圖式,認為世界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理式」世界,這是最真實的,大概是神的世界;第二種是現實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對於理式世界的模仿,真實性不如「理式世界」;第三種是藝術的世界,藝術的世界是對於現實世界的模仿,它的真實性最差,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在《理想國》(卷十)裡,柏拉圖說:「假設我們有三種床,一種是自然的床,我認為,我們大概得說它是神造的。……其次一種是木匠造的床……再一種是畫家畫的床。」)

淨韻感悟,柏拉圖之所以認為藝術家的藝術世界真實性最差,是因為情感的作用,讓一些藝術家失去了部分的理智,他們的生活陷入了幻境。曹雪芹說「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一些藝術家由於情感的作用,把人間幻境當作了真實。失去了真實,也就遠離了真正的美。

情中總是有著很多的欲求,這樣就會搖擺我們的心神,我們所再表現出來的藝術作品,也就不會是絕對理性和絕對真實的。因為情感本身就捉摸難定,或真或假,或虛或有,而情往往是圍繞著自我的得失的。如此,在情中的生命是不能夠達到「純粹的善」的。

只有佛道神才是純真純善的,那麼,真正的美好,只能夠來自於對佛道神的模仿。

業力是讓人不舒服的來源,美麗卻往往帶給我們的,是沁人心脾的淨化與清爽。有情之人尚有業力存在,所以模仿情、描寫情的藝術作品帶給讀者的感受,也不會是真實的美妙的。

對於神靈境界的體會和表現,讓神韻藝術團風靡全球,我也要步步修煉靠近神才好。

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添加新評論